• Title: 帕吐洛橋難抵中度地震 研修建延壽30年或重建
  • Date: 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 Synopsis: 【明報專訊】接駁素里和新西敏的帕吐洛橋(Pattullo Bridge)已有75年歷史,急需防震改善,運聯正評估能否將它修建以延壽30年,若不可行,關閉橋樑是選擇之一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接駁素里和新西敏的帕吐洛橋(Pattullo Bridge)已有75年歷史,急需防震改善,運聯正評估能否將它修建以延壽30年,若不可行,關閉橋樑是選擇之一。 運聯策略行政副主席帕登(Bob Paddon)指出,當局會在未來數月內,就帕吐洛橋能否進行修建及改善工程而作出決定;在2007年一份報告中指,這橋樑被視為,即使發生低於中度的地震也有塌橋的危險。 報告又指,這道在1937年11月開通的橋樑,因為結構、防震情況、路面安全和河脇中基石侵蝕等有關問題,其壽命已近極限。運聯每年花在維修和監察的費用約達300萬元。 帕登指,橋是安全的和需要繼續監察,但未達到今日的防震標準。 若果帕吐洛橋可修建和改善,它或可防震30年,但需要將現有的四線改為三線,而在未來10年預計會花上1.5億元。若不能再修建,運聯會考慮的選擇,是另造一道全新的橋或將它關閉。 帕登說:「關橋是一個可能性。」他又指,當局需盡快作修建評估、諮詢及新橋設計等工作,因為一道新橋的設計及建造需要花八年時間,「建築物愈老,亦愈來愈多使用者,防震功能亦愈脆弱。」 帕吐洛橋每日流量7.6萬架次,已達到可容納的上限,負責橫越菲沙河兩成交通流量。運聯現正與素里和新西敏商議這橋樑,並提及達10億元六線新橋計劃。 帕吐洛橋已有75年歷史,每年花在維修和監察的費用約達300萬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