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廣州巷與蘇州巷的來由
  • Date: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2
  • Synopsis: 溫哥華街道的命名是常見也是必須,至於小巷的命名則屬罕見。在華埠附近,只有Canton Shanghai和Market巷名。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溫哥華街道的命名是常見也是必須,至於小巷的命名則屬罕見。在華埠附近,只有Canton Shanghai和Market巷名。 據一九零六年溫市指南所載,當年的Canton Alley原是華埠中心一條短街,為紀念先僑大多來自廣東省而命名。一九三八年,該巷由市府租予私人管理,一九五四年後已不存在。 其實,Canton是廣東還是廣州呢?經我查閱英文最具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六十年代版)所知:一、十八世紀末期,Canton(即廣州)是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貿易港;二、一八四二年,南京條約開Canton(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三、其地圖列Canton為市,Kwangtung為省。 無疑的,往日的國際人士均稱Canton為市,五、六十年代,我寫家鄉的地址仍用Canton市和Kwangtung省。但以前的北美洲華僑何以稱Canton是省呢?可能在這些年代,西人只熟悉Canton而不知有廣東之稱。因此,華僑就普遍的迎合西方,模棱兩可,混合省市,認同來自Canton而沿用百載。 今年一月廿二日溫市議會的議程,列有蘇州巷的命名,我看了報告,頗感費解而耿耿於懷,似有所失,故乃在會上發言,「我認為該報告欠完整,有得失: 一、得者,上海巷最近名噪一時,因在巷的南端置有由廣州姊妹市所贈溫市的仿西漢古銅鐘。同時,今日要討論一條新建小巷的命名,也賴銅鐘之所賜。我很贊成新巷名為蘇州巷,因該巷對面的中山公園,是模仿蘇州古典園林的設計,並由該市的園林專家親到溫市建造,後來,中山公園並與蘇州的拙政園結盟。從此,兩市、兩園來往密切,這巷的命名,十分配合。 二、失者,本市對廣州則無適當的報酬。所以,我建議把佚名的Canton巷改為Guangzhou巷,另加(Canton)。此乃兩全其美——一則表揚廣州贈鐘的盛情,二則紀念先僑在意識上對家鄉廣東的懷念。 茲因華埠已定吉日良辰,於二月十七日上午十時宣布蘇州巷的定名,而下周(共五天)適逢市議會休會,不可能趕及提出Canton巷之易名,所以我要今天做……」 市職員回應謂:「如今的Canton巷僅是十七號地段一座新樓中的內巷,位於上海巷與Taylor街之間。近因華埠兩個小組委員會要求市府重立Canton巷的標誌,市議會最好能夠延期至周四(七日),由職員徵詢華埠有關人士後,才作最後決定。」 該巷屬私產(市府批租六十年),若要市府立牌,市工程部門本可有權自決,但仍須接受市議會的指示。後經多方的接觸,Guangzhou Alley (Canton)之命名卒於周四獲得順利通過。(待續) {} 李松 Don Lee 當值議員 【讀者如有意見或問題,可來函或傳真本報社區版代轉當值議員或學委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