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恐臭氣沖天 引動物翻桶覓食 列市回收廚餘衛生惹關注
- Date: Saturday, March 27, 2010
- Synopsis: 【明報專訊】列治文市府為提高垃圾回收比率達7成,從4月1日起實施回收庭院垃圾及剩飯剩菜的「綠色垃圾桶」(Green Can);市民將陸續收到市府派發掛在門栓的宣傳卡。但有市民對於將雞骨頭及魚骨頭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列治文市府為提高垃圾回收比率達7成,從4月1日起實施回收庭院垃圾及剩飯剩菜的「綠色垃圾桶」(Green Can);市民將陸續收到市府派發掛在門栓的宣傳卡。但有市民對於將雞骨頭及魚骨頭,或容易發餿的剩飯剩菜與庭院垃圾放在同一桶,質疑會否引起臭味,或是引起小動物推翻回收桶找食物,形成衛生問題。
列市「綠色垃圾桶」在4月1日實施後,市民依規定必須在垃圾收集日上午7時30分前,將所有回收物放在屋外街道旁,等回收車前來收集。但參加這個計劃則是自願的。
新制度的重大改變在於,庭院垃圾不能再用塑膠袋包裝,需改用紙袋,或直接放進「綠色垃圾桶」內,而原本放在一般垃圾的食物殘渣,剩菜剩飯等,也可放進「綠色垃圾桶」內待一併回收。
新制度4月1日開始,市民有1個月的過渡期,過渡期一過即不再接受用塑膠袋包覑的回收垃圾。「綠色垃圾桶」所接受的垃圾,必須是會自然分解的物品,例如生果蔬菜、粉麵、肉食殘渣、雜草樹枝和廢紙,而膠袋或泡沫塑料(發泡膠)容器、瓦通紙和外賣盒一概不收。
不少列市居民最近都收到市府為「綠色垃圾桶」新印制的宣傳卡,宣傳卡印刷精美,但全是英文,一些不諳英文的華裔老人家還以為,是什麼與食物相關的廣告。
隨覑宣傳卡還附有兩張「綠色垃圾桶」的貼紙,這是用於貼在桶外以茲識別,市民必須自己準備容量在80公升以下,重量不超過20公斤的回收桶。
有市民指出,「綠色垃圾桶」實施日近,如此攸關民生的新措施,市府卻只有派發英文宣傳卡,而未同時翻譯成市民熟悉的語言,確實會產生混淆,可能會影響實施成果。
另有市民表示,「綠色垃圾桶」內同時收集庭院垃圾及剩菜剩飯,食物殘渣等可以自然分解的垃圾,雖然立意良好,但做法會不會不衛生?確值得探討。
列市居民麥太說,那些原本與一般垃圾丟棄在垃圾桶的剩菜剩飯,本來容易招惹小動物上門,她家附近常有逾10隻「一家大細」的浣熊出沒,現在新規定「綠色垃圾桶」內不准接受另外以塑膠袋包裝,如此一來,臭味容易四處散開,對住家衛生會造成不好影響,她擔心更容易惹來浣熊。此外,每次都需清洗回收桶,這更添麻煩。
▲列治文「環保回收桶」宣傳單只有英文。
?「環保回收桶」希望能減少使家居垃圾回收量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