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抗拒傳統式教育 家長偏愛公立學校自由風氣
  • Date: Wednesday, January 3, 2001
  • Synopsis: 【明報專訊】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溫哥華學校局否決開辦溫市傳統學校,令許多想要讓子女進入講求紀律學校的家長感到不滿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溫哥華學校局否決開辦溫市傳統學校,令許多想要讓子女進入講求紀律學校的家長感到不滿,他們強調不會放棄申請開辦傳統學校的心願。但在另一方面,亦有不少家長持反對意見,認為加拿大的教育制度雖然不能稱之為完美,但子女在溫哥華念書就應該融入本地的教育模式,何況家庭教育才是孩童成長最重要的元素,父母應付起教育的責任,而不是將責任推給學校。 溫哥華傳統學校協會表示,本地的教育提倡寬鬆自由,認為應給予學子靈活及創意的教育方式,但如此一來,只會令無法自動自覺的學生可以為所欲為,而漸成為不守規矩的問題少年。但在傳統學校中,學校的學生是穿校服,不用在衣?上爭妍鬥豔。在老師主導下,學生能得到嚴格的基礎訓練,包括適量的家課、詳細的學術評分及操行報告。而最與公立學校不同之處,是沒有混合班。傳統學校會依學生程度分班,讓老師可以依照學生的程度給予適當的教學,毋須在同課堂內教不同程度的學生。 但不是每一位家長都持相同意見,有不少家長認為,為了讓子女接受開放式的教育,快樂的成長,才將子女帶出國念書。若再讓子女被傳統式的教育壓得喘不過氣來,無異是走回頭路,那又何需出國? 何況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環,父母要付起教育的責任,多關心子女的生活及在校的學習情況。 有三名女兒的林太太表示,她的小女兒目前還在溫市東區的公立高中就讀,她覺得女兒在學校過得很開心,並無什麼不妥,若要她選擇,她還是希望女兒在一般公立學校就讀。她說,父母給予子女的不只是生命,還有教育,如果一直要求學校嚴格,但是父母不付起教養的責任,也是枉然。 她認為,加拿大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學生靈活的學習,有創意的展現自己的才華,何況好學校也有壞學生,學校不是決定學生唯一命運的主宰。 另外一位家長陳太太亦表示不贊同讓子女進入傳統學校就讀,她認為好不容易才將子女送出國,接受西方的教育,現在若是再將她送入傳統學校就讀,豈不是多此一舉,又何必出國求學?陳太認為加拿大的教育很活潑,她的子女在此地念書很開心,雖然有時她亦認為學校教的東西太過容易,但是她都會很注意子女的功課,適時幫他們找家庭教師補習。 記者還在街頭問過一些家長的意見,發現大多數的家長較贊成維持現時教育的現狀,不要有太多的改變。但也有家長認為,現時教育制度太過寬鬆,對孩子有負面影響。還有部分家長反映,設立傳統學校並無不妥,讓家長們有多一樣的選擇,不過他們不會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傳統學校就讀,因為孩子會太辛苦,他們還是希望孩子快樂成長。 無論家長對現時溫哥華市的教育意見為何,家長愛護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真切可貴,而溫哥華傳統學校協會亦表示將繼續為成立傳統學校而努力,為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