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拆除喬治亞天橋 溫市府華埠開說明會 僑領多支持拆橋計劃
  • Date: Tuesday, June 25, 2013
  • Synopsis: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府今日會將拆除喬治亞天橋(Georgia Viaduct)的報告書呈交市議會,昨日針對此議題在華埠中山公園召開說明會聽取華社意見,有數十名僑團領袖到場並發言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府今日會將拆除喬治亞天橋(Georgia Viaduct)的報告書呈交市議會,昨日針對此議題在華埠中山公園召開說明會聽取華社意見,有數十名僑團領袖到場並發言。大部分華社認為拆除天橋有利華埠經濟,但亦關注未來的交通問題,因此希望市府能針對華埠的影響進行評估報告。 溫哥華中華會館理事長朱展倫表示,華埠僑團大致上支持市府拆除喬治亞天橋,但他稱市府有義務告知華裔社區,並解釋拆除天橋後會對華埠帶來哪些好處,如此華社才能給予支持。他也強調,華裔社區目前最關注的議題,便是拆除天橋後的交通是否會受影響。 中華會館邀請市府人員於昨日在華埠召開說明會,有數十名僑團代表出席旁聽,20多名僑界人士更向市府表達意見。除了市府相關部門之外,市議員鄭文宇、鄧劍波、雷健華、麥傑士(Geoff Meggs)也都到場聽取華社的意見。 針對華埠最關注的交通問題,市府交通規劃總監多布羅沃爾尼(Jerry Dobrovolny)強調,重新規劃的工程期間或許會對交通有影響,但整體來說交通流量不會改變。反而因為將原本天橋的車流量分散至太平洋大道(Pacific Blvd.)等主要道路,派亞(Prior St.)街的車流量估計將減少10%,華埠進入溫市中心的鄧斯梅街(Dunsmuir St.)車流量更會減少60%,每天塞車的情形有望得到改善。 市府計劃及開發部門總經理傑克遜(Brian Jackson)則透露,拆除喬治亞天橋後,華埠將會與福溪(False Creek)社區相連,也不會有天橋將緬街(Main St.)切成兩段,華埠的商業可以向南擴展。此外,他稱公園面積將會增加13%,對市民大有好處。 華埠商業促進會主席霍啟恩指出,天橋拆除計劃對華埠有利,他「以私人身分表示同意,但商業促進會的態度則是保留」。他希望市府能拿出更具體的時間表,以及實質的居屋計劃。他質疑市府稱這條天橋是40年前的錯誤決定,但40年後是否又會覺得拆除天橋是另一個錯誤決定?他呼籲僑界一定要叮矚後人監督政府,確保市府在2040年僑團領袖改朝換代後,仍會遵守維持華埠繁榮的承諾。 傑克遜隨後則回應時間表的問題,稱市府預計花兩年時間進行諮詢,之後工程研究大約也需要兩年。完成工程研究後便立即處理天橋,估計又是兩年時間,因此大約要花6年時間才能完成拆除工程。 全加華人聯會全國執行主席蔡宏安認為,喬治亞天橋拆除計劃中,華埠的角色至關重要,因此要求市府針對華埠進行評估,撰寫一份「華埠影響報告」。傑克遜則稱市府將會針對包括華埠在內喬治亞天橋周邊地區進行全面評估報告,至於是否會對華埠單獨處理,則需要進一步研究。 華埠商會主席林華澤指出,拆除喬治亞天橋對華埠百利而無一害,可以改變華埠目前被溫市中心孤立的情形。他稱華埠其實可以容納更多車流,市中心駕車上下班的人每天經過華埠,便有可能會下車購物,促進華埠的經濟發展。 溫哥華中山公園主席陳雪英則強調,她40年前曾反對市府在溫市內興建高速公路,現在終於等到市府有意修正當年興建喬治亞橋的「錯誤」,因此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親眼見到該橋被拆除。 溫哥華市府將會於今日早上9時30分,將喬治亞天橋拆除計劃書呈交給市議會審閱。溫市議會則會在明日討論這項計劃,並於下午2時開始開放公眾發言。 多布羅沃爾尼向華社代表解釋交通問題。(馮?新攝) 數十名華社代表到場。(馮?新攝) 左起為陳雪英、 朱展倫、 林華澤分別在會上發言。(馮?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