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教育與您的子女
- Date: Saturday, May 16, 1998
- Synopsis: 育兒篇 在一般華裔的家庭中,不少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希望孩子將來可以在社會上好好立足,並有卓越的成就。有時父母應該靜心考慮及反省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合情合理或有否要求過高。亦要衡量孩子優點及長處有哪些,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要求放在孩子身上
- Article Text: 育兒篇 在一般華裔的家庭中,不少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希望孩子將來可以在社會上好好立足,並有卓越的成就。有時父母應該靜心考慮及反省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合情合理或有否要求過高。亦要衡量孩子優點及長處有哪些,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要求放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的專長可能不是在學術方面,父母們亦不妨鼓勵及支持他們在其他方面發展,例如藝術、電腦或技工等。筆者在自己的醫學檔案中,看見不少青年人,除了面對同儕的比較,自我的要求,再加上父母等重重壓力,而引致情緒低落,有些甚至為逃避而產生自殺的傾向。從報章上可看到青年人的自殺問題日趨嚴重,身為父母者也該提高警惕。 當青年人產生自殺的念頭之時,往往都會有些徵兆出現,他們會孤立自己,對家人不聞不問,亦沒興趣與朋友交往,以前喜好的活動變得毫無意興,學業一落千丈,整日憂鬱不歡等,父母若發覺孩子有這些舉動,該盡早向家庭醫生求助及正視問題之所在。 父母希望子女成才而過度教育他們,往往會出現以下兩種情形,第一種是超越兒童(Super Kid Syndrome);第二種是頻忙兒童(Hurried Kid Syndrome)。 當父母對自己子女在各方面都要求有卓越的表現之時,往往都不單著重在學業上,甚或其他課餘的學習上,都要有最好的成績,名列前茅,非一級獎狀或金牌不取。有些父母當眼見孩子的成績不如要求時,便會以移民的犧牲來作理由,使子女體會他們所謂的苦心,有些甚或以體罰來作警誡,這實在不對。 至於頻忙兒童的情形,乃是當孩子在年幼時,太早開始灌輸過量的知識,而不是他年齡所能應付的學術,這正如是催迫成長。 以上兩種情形的孩子所面對共通點都是父母所加的壓力,從而產生的症狀會有尿床、頭痛、肚痛、胃潰瘍、食慾不振、失眠、常發惡夢等。當他們成長至青春期時,學業成績會難達理想,表達能力困難,影響到與家人的關係疏離,與其他人亦難以溝通。嚴重程度會發展至憂鬱悲觀,產生自殺傾向。家長過分的要求,會對孩子的學習及成長有不良後果。 卑詩大學醫學院兒科副教授林思明醫生 本欄歡迎讀者來信詢問,信件可電傳(六零四)二三一·九八八四,或郵寄本報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