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新建築群行將落成景象一新 越棠預測華埠西段興旺可期
- Date: Wednesday, April 15, 1998
- Synopsis: 【本報記者鄒治國報道】繼華埠廣場向奇化街的六間街舖結束三間之後,華埠片打東街中華文化中心對面十五間店舖中,又出現過半數空置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鄒治國報道】繼華埠廣場向奇化街的六間街舖結束三間之後,華埠片打東街中華文化中心對面十五間店舖中,又出現過半數空置。
華埠商會主席越棠昨日承認目前華埠商店的空置率,是他在華埠二十多年來所見最高,但他對華埠前景絕不悲觀,並認為這一段過渡期,在一年內必會過去,明年華埠定有一番新景象。
他說,華埠店舖近年空置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絕對不能據此指華埠沒落,溫哥華華埠未來仍然會是北美洲最大及最具遊覽價值的「唐人街」。
越棠稱,近年因為售賣華人雜貨的超級市場開設如雨後春筍,幾乎每區都有,很多華裔因利乘便,遂減少到華埠,再加上華裔回流人數增加,而新移民數目下降,因而導致前往華埠的人流減少。此外,華埠的地稅高,使到區內的租金相應提高,加上華埠旁邊一帶的流浪者聚集,使人錯覺華埠治安差,晚上到華埠的市民較少,使華埠夜間沒有足夠生意,很多店舖不易經營,其實華埠日間及假日的人流不算少。
他指出,華埠目前並非不興旺,只不過集中在緬街向東一段,但當明年向西一段的中僑新廈、護理安老院、國際村等相繼落成,再加上市政府將華埠廣場對開一幅三角形土地興建成紀念亭後,該區將會改觀。
越棠說,華埠目前正向著旅遊區方向發展,如果區內一旦成為旅遊勝地,警方必會加強巡邏以確保溫哥華在世界的形象,市政府亦會美化區內環境,故華埠未來並不悲觀。
對於華埠廣場三舖位的結束,他認為主要是地稅太高,再加上該三舖位的設計不能直接通往廣場內部,難吸引顧客,如果華埠廣場對面的停車場及修車廠能改建成為商場,該區定會興旺起來。
至於中華文化中心對面十五間店舖有八間空置的問題,越棠覺得該區一向都是較靜,由於靠近文化中心及中僑新廈,該區段的復蘇指日可待。
此外,位於奇化街喜萬年酒樓舊址四千呎地一年免租的原因,負責出租的彭先生稱,他們公司對華埠有信心,喜萬年酒樓舊址以及該處的建築物,他們去年才買下來,如果對華埠沒有信心,是不會買的。
他解釋平租喜萬年舊址的原因說,該處其實是華埠最旺地帶,但喜萬年舊址因市政府圖則規定不能更改用途,如果更改後便不能再作酒樓用途(主要因該處沒停車位),故用途受到局限。此外,該舊酒樓裏面所有裝修全被拆掉,重新裝修所費動輒以十萬計,在這種種要新租客多添開支情況下,故唯有免一年租來吸引租客。
彭先生稱,該處經營家庭式食肆相信仍有可為,因為每月租金連稅及公共保險費,約為三千八百元,平均每呎租金不足一元,以華埠的人流,未嘗不能微中取利。
華埠廣場一連三間向街舖位結業
越棠表示華埠舖位近日空置率偏高
中華文化中心對面十五間店舖有八間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