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旺丁旺財的溫哥華
- Date: Wednesday, February 7, 2001
- Synopsis: 新春期間,大家互祝步步高升。事實上溫哥華十年來在各方面的確長足增加,無論在人口、車輛、房屋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新春期間,大家互祝步步高升。事實上溫哥華十年來在各方面的確長足增加,無論在人口、車輛、房屋、經濟以及國際性地位,都步步高升。
在大溫地域二十個城市之中,十年內溫哥華市增長了七萬多人,位列第二(素里市最多,增加八萬多人),這造成很大的壓力。雖然每個家庭平均擁有汽車的數目略減,由一點六架減為一點五架,但因為人口增加七萬多,溫哥華市便多了三萬架汽車,加上別個城市的增長,而又多有前來溫市工作的情況,大家便可明白何以今日的交通如此繁忙。
尚幸,在溫哥華居住的工作人口,有四分之三(即是超過十五萬人)都可以在市內上班,而毋須跑到別市工作,這可減短車程。而事實上,其中有百分之十七是利用公車,更有百分之九是可以步行或騎腳踏車上班的。
所以溫市去年,配合全國的腳踏車徑計劃,盡量劃出腳踏車線及步行徑方便市民,又鼓勵在市中心周圍興建多層住宅樓房,如此便可以讓更多上班一族的人士毋須每天駕車出入,既環保又方便。
不過,人口的增加不單構成上述具體的問題,可知道新移居溫哥華的很多都是來自外國的,不論是從中國、台灣、香港,又或是印度、南美、歐洲等等,他們都帶外來的文化與理念,他們在適應上都會有些困難,也會引致本地文化習慣,以致鄰里結構上一些衝擊。
這些衝擊變化不一定壞的,而且往往是正面的,這就是推動多元文化的動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元素,這也有助溫哥華步向國際城市的條件。
不過,往往在改變更新的過程中,有些人總會感到不安,有些地方總要付出一些代價,作為市政府的一分子,本人自有責任平衡各方意見與需要,更要為溫哥華市的未來而策劃,迎接繼續移居溫市的新成員。
{}
李思遠 Daniel Lee 當值議員
︻讀者如有意見或問題,可來函或傳真本報社區版代轉當值議員或學委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