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本清室王孫 成就書畫三弦樂佳藝 毓峘愛蒙頓畫展促交流
  • Date: Tuesday, October 21, 1997
  • Synopsis: 【本報專訊】集書、畫家、中國宮廷三弦樂家於一身的清王室後人愛新覺羅毓峘(毓繼明),昨日由北京取道溫哥華前赴愛蒙頓,應愛蒙頓大學邀請前往舉辦畫展及交流中國傳統藝術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專訊】集書、畫家、中國宮廷三弦樂家於一身的清王室後人愛新覺羅毓峘(毓繼明),昨日由北京取道溫哥華前赴愛蒙頓,應愛蒙頓大學邀請前往舉辦畫展及交流中國傳統藝術。 愛新覺羅毓峘於昨晨十時許到達溫哥華機場,在候機室作短暫停留個多小時便轉赴愛蒙頓,毓峘不單是藝術家,更是宮廷三弦樂唯一傳人,亦是清廷後嗣中,第一位獲委任為政協委員。 於一九三零年出生於北京恭王府的他,高祖父為清朝道光皇帝,曾祖父是恭親王、祖父載瀅、父親溥 、伯父溥心畬。 愛新覺羅毓峘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往他們因屬清帝之後,被視為封建「遺物」,一直得不到重視,但近十多年來,由於中國政策的開放,他被委任為北京豐台區政協委員。 他於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後,一直從事藝術工作,由於他涉獵廣,表現傑出,被中國與日本合作編印的「中國現代美術家名鑒」中,以詳盡篇幅收錄了他個人資料。 愛新覺羅毓峘在音樂方面的成就,被中國新聞界譽為「奧響今日有知音」,他是中國唯一懂得曾流行於宮廷和恭王府的三弦樂,如非他的發揚,該宮廷音樂已成絕響。 他說,三弦樂是很古老樂器,當年在宮廷很流行,屬中國樂器中的雅樂,樂曲優雅悅耳,在民族樂器家族中,比琵琶地位更高,歷史更悠久,但彈奏技法複雜。愛新覺羅毓峘說,他不想這種寶貴傳統器樂失傳,故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中央音樂學院的大三弦講師談龍建女士,希望後繼有人,從而把三弦樂保存及發揚光大。 他稱,這次到愛蒙頓,主要應大學邀請前往作文化交流,他將會停留三周左右,希望能將中國文化與愛蒙頓各族裔分享。 毓峘作畫最喜一根香煙在手,每見靈思泉湧,下筆更有神,迭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