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林真講座:李商隱「無題」詩欣賞
- Date: Thursday, April 5, 2001
- Synopsis: 【明報專訊】應列治文公共圖書館館長格力巴斯邀請,林真將於四月十八日(星期三)下午一時半,在列治文公共圖書館演講:「李商隱﹃無題﹄詩的欣賞」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應列治文公共圖書館館長格力巴斯邀請,林真將於四月十八日(星期三)下午一時半,在列治文公共圖書館演講:「李商隱﹃無題﹄詩的欣賞」。 李商隱(約公元八一三至八五八年)是晚唐著名詩人,「無題」詩是李商隱的獨特創造,這些「無題」詩取材廣泛,內容多樣,既有寄意深遠的政治詩,又有哀感頑艷的愛情詩,更有以古寓今的詠史詩,也有因事感時的感懷詩,各內容豐富的抒情詩,情致纏綿,辭藻瑰麗,含意深邃,景象迷離,歷來就號稱難解。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自宋人開始,人們對這些詩便作出種種揣測,牽強附會,謬說叢生。「而﹃無題﹄詩篇穿鑿尤甚」。金代詩人元好問慨嘆地說:「詩家總說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的「無題」詩中的「錦瑟」是中國詩史上最難懂,但又最為人所愛讀的詩:「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深托杜鵑……」。相信是很多人都能背誦,但卻未必能解的。 原因是李商隱的「無題」詩,並不是作於一時一地的,而詩中又可能蘊藏著某種寄託或本事,不便明言或不能以題盡之,就名之曰「無題」,因此就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謎題。 林真是個資深作家和文學研究者,他在四十年代就開始發表小說和文學評論。他的小說《幽靈船》、《霍元甲傳》、《林真說書》、《文學隨想錄》和《香港文學的過去式、現代式、未來式》,在香港和中國大陸都受到極高評價。在八十年代,他主編的文學期刊《文學家》,也極受歡迎。 他這次演講李商隱的「無題」詩,是結合李商隱的生平事跡,和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來探討「無題」詩的社會背景和主題思想,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列治文公共圖書館館長格力巴斯表示,林真的講座一向都大受觀眾歡迎,有興趣參加者請致電:二三一‧六四五八查詢,免費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