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校園暴力不可忍
- Date: Thursday, January 18, 2001
- Synopsis: 昨天報章報道,三名少女與一男子凌晨持槍行劫列治文市一間七十一便利店,警方動用七輛警車及警犬等追逐
- Article Text: 昨天報章報道,三名少女與一男子凌晨持槍行劫列治文市一間七十一便利店,警方動用七輛警車及警犬等追逐,最後因賊車失控衝落水渠,三名少女和一名同黨、另一廿二歲的男子均被捕。 被懷疑持槍行劫的四名少女年齡甚輕,三名年十五,另外一名只得十四歲,在凌晨一時去行劫便利店,警方發言人也對年輕少女參與此類劫案感覺驚訝。 這是反映出家庭和學校未盡全力來教導裁培少女? 還是社會暴力的風氣甚差,暴力鏡頭屢次在電影、電腦遊戲中出現,影響少年人。 在這次的行劫案中,該三名少女蒙?面,手拿相信是八七零號的獵槍,恐嚇店員,行動帶有暴力性質,這種情況與近幾年校園暴力問題亦有類同,數字顯示女同學施以暴力的次數直追男生,在有些情況下更嚴重。 家長們在家裏也要跟子女們談談校園暴力問題,因為很多受害者不敢張揚,更不敢舉報;有些同學在舉報後也未得學校重視,有些更因為要維護校譽和保障其他同學的安全感,不敢將真相公開以警惕大眾。 這個星期卑詩電視台有特輯報道校園暴力事件,其中一些數據也令家長擔憂: ·十分之一的學生每天上學時擔心被人恃強凌弱。 ·一校區內有百分之十五中學生用盡方法來恃強凌弱。 ·當恃強凌弱行動在進行中,有六成的學生在旁袖手旁觀。 ·恃強凌弱目的不是拳打腳踢的打鬥,而是不去接納對方,無法可以「埋堆」。 ·害羞的學生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家庭有暴力的行為時,青少年會接納暴力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更會「照辦煮碗」。 校園暴力對自己子女有什麼影響呢?究竟子女是受害者?旁觀者?還是去恃強凌弱的呢? 但如果各同學及家長齊心合力打擊家庭暴力,教師及校長亦竭力消除校園暴力的話,子女們便會有安全了。 容順泉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