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溫市廉租組合屋 料明年首季投用
  • Date: Wednesday, May 18, 2016
  • Synopsis: 【明報專訊】溫市議會昨日討論早前公布的組合屋(Modular Homes) 興建計劃,市府職員指隨着高密度住屋環境愈趨普遍,相信以組合屋形式興建的迷你單位能順利獲公眾接受,成為新興的臨時廉租房屋。預料首批組合屋最快能在明年首季落成使用,在成本和時間上都較傳統的興建方式優勝。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溫市議會昨日討論早前公布的組合屋(Modular Homes) 興建計劃,市府職員指隨着高密度住屋環境愈趨普遍,相信以組合屋形式興建的迷你單位能順利獲公眾接受,成為新興的臨時廉租房屋。預料首批組合屋最快能在明年首季落成使用,在成本和時間上都較傳統的興建方式優勝。 市府首席房屋官員拉蒂夫(Mukhtar Latif) 昨日在市議會講解組合屋計劃內容,指將在緬街(Main St.)及豪街( Howe St.) 以組裝的方式興建80至120個迷你單位,為低收入人士提供短期廉租房屋,以等待長期居所。拉蒂夫說,組合屋單位最小的只有150平方呎,備有個人浴室,部分較大的單位則設有廚房。 市議員鄭文宇指,在計劃構思初期曾有人批評組合屋的單位太小,讓市民擠在「沙甸魚罐頭」內,質疑能否被公眾接受。拉蒂夫解釋,溫市過去幾年的居住環境密度提高,就連市場柏文的單位面積也愈來愈小,因此認為市民已經接受迷你單位,加上在設計組合屋時會技巧地善用空間,相信計劃將會十分成功。 市府已初步選出5間公司參與競投興建兩處選址的組合屋,預料今年7月會有結果,由於組合屋的組裝工作較傳統的建築方法簡單,只需數個月便可完成,因此預計首批組合屋最快可於明年首季面世。 而興建費用方面,拉蒂夫指仍然計算當中,但肯定每個單位的興建費用不會多於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