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溫市擬定三招助遊民
  • Date: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在溫哥華露宿街頭或棲身庇護中心的人數於過去幾年增長一倍,市議會昨日通過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在溫哥華露宿街頭或棲身庇護中心的人數於過去幾年增長一倍,市議會昨日通過從增加房屋供應、收入補助及支援服務三方面,研究與三級政府及鄰近城鎮共同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方案。 溫市議會昨日通過訂立無家可歸行動計劃的建議,透過擴充市內廉價房屋、提供就業和財政援助,以及健康和情緒輔導等社區服務三管齊下,以解決溫市日益惡化的街頭露宿情況。 溫市高級房屋規劃師戴維森(Jill Davidson)指出,現時溫市約有500至1200名人士需要長期露宿街頭或依靠臨時收容所過活,短短幾年間人數更增長了一倍,當中約三分之一患有精神病,差不多三分之二有酗酒或吸毒問題,但由於運作臨時房屋費用高昂,市內的臨時床位卻只有約160張。 無家可歸情況惡化,她說,是由於兩級政府中斷一些財政援助和廉價房屋計劃,不少移居至卑詩的人士因找不到工作,最終淪落街頭。於2001年溫市就有一半,即約41104個家庭,約50%的收入都要用來支付租金,這些家庭的數目相比10年前增加了1倍。「他們一旦失業或發生財政困難,都有可能要面對露宿的危機。」 溫市租客援助計劃統籌格雷夫斯(Judy Graves)亦說,溫市的無家可歸情況已到達危機狀況,更有年輕化趨勢,出現大批本應步入置業安居階段的25至35歲左右的人士。 對於溫市被譽為全球最理想的居住城市,卻出現露宿街頭人數日益增加的矛盾,溫市議員卡德曼(David Cadman)認為,是不良的稅務制度及兩級政府中斷有關對貧窮人士的援助,拉闊了貧富懸殊的差距。「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夾於中間的中產階層則徘徊在被擠擁至街頭的邊緣。」 市議員蘇利文(Sam Sullivan)就說,房屋價格日漲,要增加供應量才能將屋價降低,讓更多人能負擔住屋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