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特稿 家設演唱室 閑來開鑼以曲會友 陸頌庭醉心粵劇唱出合家歡
  • Date: Thursday, May 8, 1997
  • Synopsis: 在溫哥華粵劇界中,如果一提起振華聲藝術研究社的陸頌庭,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說,「那個粵劇發燒友家庭!」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在溫哥華粵劇界中,如果一提起振華聲藝術研究社的陸頌庭,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說,「那個粵劇發燒友家庭!」 的確,陸頌庭對粵劇的愛好,雖不至於達瘋狂程度,但已「好及」妻子、兒子,與整個家庭。 陸妻葉錦鳳女士及他們的公子陸鎮邦都因受感染,由原本喜好英文歌曲及卡拉OK,轉而醉心粵劇,他們在家中的地庫,特別設一個有隔音設備的粵劇演唱室,內置各種粵劇樂器及擴音器,練功架的鏡面等,可見他們對粵劇的愛好已「不惜工本」。 陸頌庭是一個成功製衣商人,一九八九年由香港移民到溫哥華,由友人介紹到振華聲藝術研究社消遣,開始誘發他對粵劇的興趣。 其後興趣愈來愈濃,便跟隨白雪梅學戲,自此便迷上粵劇,經常曲不離口,戲不離手。 陸頌庭說:「粵劇很有文藝氣息,愈愛它發覺愈有味道,戲中曲裏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令人愛不釋手。」 他又說:「學粵劇最難是腔口,要學好非要多年苦功不可,我最欣賞是紅線女及羅品超等的唱腔。」 陸頌庭對粵劇的喜好不單「口唱」,而且更「錢和」,他曾出巨資邀請中國及香港的名伶到溫哥華演出,又支持不少推廣粵劇的運動。 在夫唱婦隨之下,原本是「番書女」(接受英文教育者)的陸妻葉錦鳳,亦因受夫婿影響,由原本愛好英文歌曲,亦轉而深愛粵劇,定時在地庫的粵劇室練功架唱腔已是她每星期必定的節目。 她說:「我醉心於粵劇後,打麻將的時間少了,但認識中文字及中國歷史卻多了,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葉錦鳳認為唱粵曲遠較唱英文曲難,但粵曲的含義很廣,粵劇造手及功架很美,因此令他沉醉其中。 陸氏伉儷的公子陸鎮邦,原本一直喜好卡拉OK,但看到雙親對粵劇的沉迷,便好奇地「加入唱團」,結果亦被吸引,經常三口子在家中齊唱齊練,唱出了家庭樂,練出了闔家歡。 陸頌庭說,可能其子因年青,學東西領悟較快,在他們三口當中,其子學的時間最短,但唱得最有水準。 在陸家這個「粵劇樂」的家庭中,他們閒來便「開局」,與一班「同道中人」邀請樂師到家中演奏,大家「鬥唱」一番,很容易便消磨數個小時,這種粵劇會友,帶給陸家無比歡樂,亦將中華文化延續下去。 陸頌庭(中)在「洛水夢回」一刻中演曹操,其加籍友人(左)探班,右為劇中另一演員柯露枝。(鄒治國攝) 「粵劇家庭」的主人陸頌庭及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