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畢業生攜妹直擊報道音樂會 「明報校園小記者」招募快截止
- Date: Saturday, July 25, 2009
- Synopsis: 【明報專訊】由明報舉辦的第二屆「明報校園小記者」溫哥華支部計劃正展開招募之際,曾於上年參與此計劃的小記者畢業生傅海琪昨日回到「母校」探訪,並向大家展示一段由她「畢業」後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由明報舉辦的第二屆「明報校園小記者」溫哥華支部計劃正展開招募之際,曾於上年參與此計劃的小記者畢業生傅海琪昨日回到「母校」探訪,並向大家展示一段由她「畢業」後,親自策劃及拍攝的慈善音樂會採訪實錄,期望自己的這份得意傑作,能夠為新一屆的小記者們帶來鼓勵及支持。
12歲的傅海琪雀躍地表示,今年4月出席一個慈善音樂會時,得悉主辦單位計劃製作特輯。在家人的鼓勵下自告奮勇,建議於特輯末段加插表演嘉賓專訪。她除了親自策劃採訪內容之外,還充當攝影師,將整個採訪過程拍下。
整段採訪實錄活潑生動,而當中最特出的,可算是傅海琪的8歲妹妹傅海晴。她是從未接受任何新聞工作訓練,依照姐姐給予的指引,作為今次採訪工作的特約小記者。自上年姐姐參加小記者計劃已伴隨左右的海晴,昨日也隨同姐姐到《明報》探訪。
海晴談起這次慈善音樂會的採訪經驗似乎比姐姐還雀躍。她說,上年跟姐姐到處採訪,已經覺得姐姐好醒目兼「有型」,故今次姐姐要求她當特約記者時,她毫不考慮便答允。她還說,現在會努力學好中文,期待達到年齡要求時報名參加校園小記者計劃的日子,一手策劃自己的採訪工作。
聽兩個女兒喋喋不休,在旁的傅媽媽也表示,讓女兒參加校園小記者計劃,不單讓她們有機會將中文學校內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最重要是訓練她們的觀察力及對周遭事情的關注。傅媽媽笑說,現在兩姐妹每日也會留意新聞,並懂得思考與發問,相信上年夏季的小記者經驗,會令她們受用一生。
自1997年在香港成立至今已經有12年的「明報校園記者計劃」,上年首次推廣至加拿大。除了讓海外的華裔學生有機會親身體會「明報校園記者計劃」,還希望藉計劃讓學生們認識新聞製作過程,透過採訪活動增強中文寫作技巧,認識溫哥華社區及提高人際溝通能力。
今屆的課程內容包括由資深新聞從業員教授報紙製作過程、新聞攝影知識,及專題寫作技巧等。為了讓小記者們更容易發掘新聞寫作題材,《明報》還會安排小記者們到不同機構參觀及參與活動,進行實地採訪。
有興趣參加計劃的11歲至17歲年輕人,可將一篇200至250字,以「為什麼想成為校園小記者?」,或「你最想參與的冬季奧運比賽項目」為主題的文章,交予主辦單位進行甄選。
報名截止日期為本月31日,課程將於9月至12月期間進行。詳情可致電604-231-8998,或電郵studentreporters@mingpaovan.com查詢。
▲傅媽媽(後右)帶同海琪(前左)與海晴(前右)回「母校」探訪,當年的班長哥哥華文浩(後左)還保留海琪上年畢業時送給他的手工製品。(陳穎茵攝)
?剪輯自慈善音樂會採訪實錄的片段,海晴任特約小記者,海琪則一手包辦整項採訪策劃及攝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