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當子女「拍拖」
  • Date: Thursday, July 31, 2003
  • Synopsis: 當子女們漸漸長大,很常見的現象就是男女間單獨來往,有機會去深入發展、去約會,戀愛也隨萌芽。
  • Article Text: 當子女們漸漸長大,很常見的現象就是男女間單獨來往,有機會去深入發展、去約會,戀愛也隨萌芽。 從家長觀點來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很正常,一點也不希奇。但是當你自己的子女開始談戀愛,眼中只有意中人,連父母也許忘記時,你會怎辦? 當女朋友偶感不適,自己的兒子竟然體貼入微,但他在家時,爸媽大病在身,一句問候說話也好像難於啟齒。更不用說他會親自下廚弄粥煮粉,親自送到女朋友家中,以示愛意。 做家長的,你會有開放的態度,還是想盡辦法監管呢? 你是否會用子女的「拖友」來作比較?有機會便埋怨子女厚此薄彼?辜負了你十多廿年的養育之恩呢? 常常見到的是做媽媽的跟兒子女朋友比賽,因為擔心失去了兒子的心,所以開始一場情意「拉鋸戰」,還記得「你救誰先?」的故事嗎?做媽媽的會用這種難題來表達一個訊息,好像故事中說到媽媽和女朋友都跌了落河,你會救誰先呢? 是優先次序的安排嗎?絕對不是。 是調查兒子心中愛誰多些嗎?表面好像是這個意思,雖然是「老套」,但仍常常聽到這問號。 但,背後是代表做家長的有些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缺乏安全感,擔心當兒子去愛上另一個人時,他會不會「不愛」自己等。 當然,有些青年人開始社交時已經全情投入,到了父母多問幾聲時則完全封閉溝通渠道,好像是斷了親情。但如果父母自小便有漸進式去幫助子女去迎接這一天的來臨,到了時候,子女去談戀愛,同時也會繼續與父母有傾有講,因為兩者本不相同,成熟的子女可以用百分百的精神去處理兩者的感情,並不是用來作代替品。 子女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也是一家人開始檢討家庭教育的方向,準備子女迎接那一天!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