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癌協驗子宮頸癌新法招人研究 使用光學指揮棒探測細胞變異
- Date: Tuesday, October 28, 2003
- Synopsis: (溫哥華二十七日加新社電)卑詩癌病協會(B.C. Cancer)與美國得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 Article Text: (溫哥華二十七日加新社電)卑詩癌病協會(B.C. Cancer)與美國得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一個癌病研究中心正進行合作,開發一種檢驗子宮頸癌的新方法,這種檢驗方法將會縮短等候治療的時間,及減低第三世界婦女因患上此病的死亡率。 這種檢驗子宮頸癌的新方法,是用一個螢光探測器,或稱為「光學指揮棒」,探測子宮頸細胞的異常變化。 卑詩癌病中心是在2002年3月首次公開這個光學指揮棒:一支筆狀的探測器,將光線投射在子宮頸,然後量度反射回來的光線量,所得結果由電腦分析,而電腦可指出子宮頸內的癌病變或癌前病變。 這項研究早前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Houston)開始,有1800名婦女參加,而第二階段的研究現時「移師」溫哥華進行,有關方面目前希望招募400名婦女參加。 卑詩癌病中心有份參與這項研究的麥考利(Calum MacAulay)醫生周一表示,這種新技術對先進國家以及第三世界的婦女,都有莫大裨益,令患上子宮頸癌的婦女早日獲得治療。 他解釋,在先進國家,婦女接受帕氏抹片檢查,以檢驗有沒有子宮頸癌,如果檢查發現細胞有異常變化,她要接受陰道鏡檢查,倘若醫生對檢查結果有懷疑,就會進行活組織檢查,整個過程可能需時幾星期。若使用這種新技術,醫生可以即時知道結果。 麥考利續稱,在發展中國家,婦女負擔不來接受帕氏抹片檢查,這也許是為何子宮頸癌是第三世界婦女最多患上的癌病,有了這種新技術之後,這個問題就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