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省府撥款資助華埠建紀念鐘
  • Date: Saturday, April 1, 2000
  • Synopsis: 【本報記者崔源明報道】省府透過卑詩二千社區精神基金,將二萬五千元,撥給華埠商會,作為興建華埠發源地紀念鐘的部分撥款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崔源明報道】省府透過卑詩二千社區精神基金,將二萬五千元,撥給華埠商會,作為興建華埠發源地紀念鐘的部分撥款。 小型生意、旅遊及文化廳長堅偉度與快樂山區省議員關慧貞昨日將支票遞交予華埠代表——中華會館理事長茹容均(見圖)。 正如本報去年報道,這個紀念銅鐘將由溫哥華的姊妹城市廣州送贈,而溫市府亦同意將該銅鐘放置於華埠的發源地——廣州巷及上海巷,即現在中僑辦事處及中華會館耆鶴樓後門。 據溫廣友好協會的Roslyn Kunin指出,廣州市贈送中國春秋戰國時代銅鐘的複製品,是標誌兩市十五年的交誼。十五年前,溫市送出個日晷給廣州市。 這個紀念鐘將會安放在一個圓形的小廣場中,四周以八塊大型銅牌匾環繞,記載一九零零年華埠「開埠」以來,居住於上址的華人姓氏及當年的華人生活。負責義務設計的為建築師韋業祖。 上述工程需費用八萬元,伙伴之一的中僑互助會亦撥出一萬元玉成其事,市府則提供工務支援。 卑詩二千社區精神基金,是本省用作非牟利組織紀念千禧年而撥出,以紀念過去及造褔社區。較早前亦撥出基金予以成立千禧和平牌樓。 堅偉度指出,潮流興文化旅遊,故此有需要將這些傳統文化作市場推廣,他相信傳統文物展示有助本省的旅遊業。 又據資料顯示,去年堅偉度曾承諾,會撥出卅萬予華埠研究市場推廣,但因華埠商業促進會未能成立而暫時擱置。新成立的華埠商業促進會較早前已去信重提舊事。 據省傳統文物委員會的新任華裔委員朱靄信指出,華埠的巷口甚獨特,巷面頗寬,供居民在巷口活動,除了上海巷、廣州巷外,不遠處還有一條街市巷。 此外,孫中山曾寓居溫市葉森家族的樓房上,由於該樓房與廣州巷只是一街之隔,當年出入亦有保鑣陪同,孫中山助手成立的《大漢公報》,更一直在華埠運作。這可說是巷口文化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