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省府撥15萬資助華埠建「千禧門」
- Date: Saturday, March 18, 2000
- Synopsis: 【本報記者崔源明報道】明年農曆年間,華埠將出現一座橫跨泰萊街(Taylor St)及片打街的新牌樓「千禧門」(暫譯)。省府昨日透過一項社區精神基金,撥出十五萬元予華埠商會玉成其事,新牌樓將會成為華埠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崔源明報道】明年農曆年間,華埠將出現一座橫跨泰萊街(Taylor St)及片打街的新牌樓「千禧門」(暫譯)。省府昨日透過一項社區精神基金,撥出十五萬元予華埠商會玉成其事,新牌樓將會成為華埠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
卑詩省省長杜新志及省旅遊、文化及小型企業廳長堅韋度,昨日到華埠公布上述撥款。
杜新志致辭時不忘推銷新政府,指「千禧門」的三大主題,即昌盛、快樂及好政府,正是省府的目標。
而堅韋度則說:「新牌樓是社區力量、團結及華裔身分的象徵。」
他指出,本省每年有八十萬郵輪遊客上岸後,無處落腳,故此華埠的文物景點是一項好投資。
他批評華埠旅遊價值,長期被「主流」旅遊推廣業忽略,現在華埠的多項工程己準備就緒,應可制定一套市場推廣計劃。
千禧門預算造價八十五萬,獲溫市政府撥款廿五萬,現在又獲省政府的卑詩二千社區精神基金撥出十五萬,目前正候聯邦政府,是否批出申請的廿八萬三千元,不敷之數需華埠商會自行籌集,以趕及在明春竣工。
市府華埠歷史文物保留區規劃委員會主席比旭表示,牌樓設計將以邀約方式徵集,但目前尚未開始邀稿。
但他期望牌樓設計,可以傳統物料及未來感的外型,涵蓋中華文化及加國文化身分於一身。
華埠商會主席越棠則指出,牌樓將是華埠地標,亦是華僑精神的象徵。
目前在華埠的多項文物工程正熱烈進行,除了中山公園寶塔外,還有三角休憩地的華裔退伍軍人象及廣東巷社區紀念鐘,其中軍人像的五份參賽雕塑作品,正於華埠中華文化中心展出,至本月二十五日,公眾參與作最後甄選。
杜新志及堅韋度(中),將支票交予越棠,右旁為快樂山區省議員關慧貞,最左為比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