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省自由黨漠視新移民 -- 黃耀華愈辯政策愈不明
  • Date: Monday, December 27, 2004
  • Synopsis: 省自由黨議員黃耀華為新移民安頓服務撥款新政策辯護,聲稱競標制開放、公平,確保納稅人的金錢用得其所
  • Article Text: 省自由黨議員黃耀華為新移民安頓服務撥款新政策辯護,聲稱競標制開放、公平,確保納稅人的金錢用得其所,亦為使用者提供最佳服務,又說基於既定的標準給予評核。但他一直迴避解釋何謂開放、公平,何謂既定標準。 如果真的開放公平,又有標準可循,申請機構斷不會群起批評。撥款既已圈定對象,為什麼不可以同時公開評核結果,而要延至一月?人們難免懷疑:撥款批核並未根據既定標準,因此暫時不能將結果示人。 上述懷疑並非空穴來風。省政府今次改變以往直接批核撥款的辦法,特別委託一家獨立公司負責審核標書。原因很簡單,外來公司可以憑商業因素決定中標與否,那就是價低者得。否則,誰會相信一家公司會比政府更熟悉眾多的機構和它們所提供的服務? 如果自由黨政府改用競標制是為提供最佳服務,何不公開這家公司的背景與所定標準,讓社會各界衡量它是否具備資格,以塞悠悠眾口? 新民主黨黨領詹嘉路和我曾跟參與投標的機構舉行會議,據我們了解,即使是中標機構,撥款額也普遍減少了。以地區計算,低陸平原減1.6%;菲沙河谷和溫哥華島各減14.1%;內陸地區減13.9%;北部地區減11.4%。 撥款減少,服務自然相應縮減。新移民安頓方面,在Duncan, Comox, Salmon Arm和Merritt等地區的服務幾乎不再存在;在內陸、北部、溫哥華島和菲沙河谷的服務則削減百分十二到十四。ESL方面,專為移民家長(通常是婦女)提供的英語訓練縮減百分廿六;在Mackenzie, Terrace, Smithers, Revelstoke, Salmon Arm, Grand Forks和New Westminster的同類服務中止,而Vernon, Merritt和Duncan則瀕臨停頓。 移民安頓服務並非一樁買賣、一門生意,而是長期的社會投資。協助新移民家庭認識社會、融入社會,他們日後便會貢獻社會、回饋社會。若為防止資源濫用,實行量變,無可厚非;但若為節省經費,實行質變,萬萬不能接受。自由黨政府的競標制,明顯出於後者。 第一:不少具有長遠服務歷史的機構落選,辛苦累積的經驗與建立的基礎毀於一旦,政府過往所投放的資源化為烏有;第二:若干標書申請人容或有從事這項服務的經驗,但不等於有經營機構的經驗與能力;第三:服務合約由一年到三年,大半為一至二年,下次投標可能失敗,造成機構不穩定,服務欠缺持續性,本身也難安頓,如何安頓他人? 為了安撫不滿情緒,自由黨政府撥款三百八十萬予落選機構過渡,為期三至六個月。亡羊補牢的結果,是製造更大混亂。過渡期內,原機構繼續提供服務,新中標機構則忙於爭取客源,導致某些城鎮的移民安頓與ESL服務重疊,供過於求。此外,由於過渡撥款並非常設項目,唯有臨時周章,縮減其他服務例如兒童照顧計畫,又引發相關機構另一輪幕後談判。 事實上,幕後談判不只一端。自由黨政府在過去數星期,先後約見不滿機構,提出有利對方條件,企圖說服簽署協議,換取(一)不向傳媒談論事件;(二)答允繼續參與投標。 從競標制的構想、落實,到事後的應變處理,在在反映自由黨一貫的施政手法,先是獨行其是,繼則亡羊補牢。相信大家都記得,金寶爾上台不久,便取消貧家學童的早餐計畫;在激烈批評下,打消原意。然後,取消耆英的巴士月票優惠;在激烈抗議聲中,又收回成命。凡此種種,由兒童、老人家到今天的新移民,足證金寶爾和他的自由黨從來不把整體社會福祉置於心頭。 關慧貞 新民主黨省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