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知性之旅 羅伯次海灘成海鳥天堂 尖尾鴨為覓食呼朋引類
  • Date: Friday, October 10, 1997
  • Synopsis: 尖尾鴨(Northern Pintail)是水鴨中姿態最優雅的,頭部為棕色,有修長的白頸,灰色的身軀,還有尖長的尾羽。水鴨中另外一種有長尾羽的是老婦鴨(Old-Squaw)
  • Article Text: 尖尾鴨(Northern Pintail)是水鴨中姿態最優雅的,頭部為棕色,有修長的白頸,灰色的身軀,還有尖長的尾羽。水鴨中另外一種有長尾羽的是老婦鴨(Old-Squaw)。 尖尾鴨生長於整個北半球,數量僅次於綠頭鴨(Mallard),約有五百萬隻。大部分分布於北美洲西岸,約有三百萬隻,可既是大溫哥華地區最多的水鴨。但一般人會懷疑其真實性,因為牠很少見於一般公園的湖泊與池塘,即便在史丹利公園六千多隻的水鴨中,卻找不到一隻尖尾鴨,因為牠們的食物,與其他水鴨不盡相同,十分九的食物為種子,但是以海草較多,也唯如此,在寒冷的地方也能繼續生活下去。 尖尾鴨身長七十公分,為大型水鴨,幾乎與雪雁同大小,十分耐寒。每年三月就飛往加拿大內陸寒冷繁殖地。其壽命也比一般水鴨長。 一隻繫放的尖尾鴨曾有二十六年壽命的紀錄,而一般的水鴨僅有十至十五年。尖尾鴨最喜愛的棲息地為漲潮與低潮的潮間帶、濕地、海岸淺灘、河口、暴露的鰻草床(Eelgrass)、泥地與農地鹹水湖等,無怪乎羅伯次淺灘成為大溫哥華地區擁有最多尖尾鴨的地區,從兩萬隻至五萬隻不等,更通常與綠頭鴨、美洲赤頸鴨(Wigeon)與黑雁(Brant)為伍,還有泥地上的黑腹濱鷸(Dunlin)與黑腹 (Black-Bellied Plover)。 位於羅伯次海灘與渡輪終點站之間的潮間帶,為大量海鳥的覓食地。退潮時,許多的濱鳥與大藍鷺在泥地上覓食;漲潮時,則為野鴨與潛鳥所取代。這裏可既是大溫哥華地區尖尾鴨(Pintail)與美洲赤頸鴨(American Wigeon)最多的聚集地。 漲潮時,許多濱鳥被趕上岸來,也有鷹隼(Falcon)等猛禽鳥類隨之而來,準備獵取體弱的水鳥與水鴨。在這裏的電線桿或岸邊的漂木上經常可見白頭鷹(Bald Eagle)。這裏也有全加拿大最多大藍鷺在此覓食紀錄。 台加文化協會眾色俱樂部於本月十二日(星期日)下午二時至四時由在下帶隊前往羅伯次海灘生態步行,歡迎所有喜好大自然的朋友們踴躍前往參加。活動集合地點在Roberts Bank海堤起點停車場,Tsawwassen, South Delta,詳細活動地圖可連絡台加文化協會義工楊太太一七七零六二二或陳太太九二六七四六零查詢。同時在十月十五日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在台加文化會館(#10-1200 W. 73rd Ave. Van. Airport Square)舉辦生態幻燈介紹,主題為「鮭魚的一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聽講。 台加文化會協會 林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