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知性之旅 雪雁脖上項鍊成標識 相逢異地可代報行蹤
- Date: Friday, October 31, 1997
- Synopsis: 每屆秋深時節,亮麗的雪雁(Snow Geese)總會排成波浪的U型隊伍,又成群結隊飛到加拿大南部,在這個野生生物數量日益減少的時候,雪雁的數量反令人驚奇,在過去十五年間增加兩倍。在北美洲的雁科鳥類中,其數量僅次於加拿大雁,然而加拿大雁存在許多亞種
- Article Text: 每屆秋深時節,亮麗的雪雁(Snow Geese)總會排成波浪的U型隊伍,又成群結隊飛到加拿大南部,在這個野生生物數量日益減少的時候,雪雁的數量反令人驚奇,在過去十五年間增加兩倍。在北美洲的雁科鳥類中,其數量僅次於加拿大雁,然而加拿大雁存在許多亞種,所以雪雁可以既是數量最多的雁鳥,目前約有四百萬隻雪雁築巢於加拿大北部。 世界上次多的雪雁築巢地在東西伯利亞的Wrangel島。目前約有十萬隻,每年秋冬這些雪雁總會飛行四千公里來到溫哥華附近的菲沙河口濕地避寒棲息,數量約在四萬至五萬,其餘繼續飛向兩千公里以南的美國加州與墨西哥地區進發。加拿大北部的雪雁則全部飛向墨西哥灣避寒。其中八成為成長鳥,兩成為幼鳥。 雪雁全身除黑色翼尖外,完全雪白,幼鳥羽毛呈灰黑色,其啄將在隔年春天由灰黑轉為粉紅,成鳥的啄呈粉紅,比加拿大雁較窄,使它更能採食濕地植物有營養的根部,它鋸齒邊的啄看起來好像在微笑,有人視之為露齒傻笑。雪雁翼展約九十公分寬,雄雁約二點四公斤,雌雁約二點一公斤,外觀相同,結伴終生,更經常成群結隊飛行,非常聒噪。 雪雁所以選擇菲沙河口濕地為棲息地,主要是這裏有它們喜愛的蔍草的塊莖,在春天則可以食用莎草。漲潮時淹沒了青草濕地,它們則在較高的田野食用小麥、稞麥、馬鈐薯、青草與幸運草。 雪雁目前遭遇最大的生存危機在於日益減少的青草濕地,以及油污與化學物品的危害。也因此常有大量雪雁飛到農地覓食大片農作物的事件發生,偶而也有地區性傳染病的爆發,導致大量的死亡,科學家已在密切追蹤跡究中。當你看到雪雁的脖子掛著項鍊時,不必驚訝,那正是科學家為研究而替雪雁戴上的標識,或許你可以辨識出其代號報告相關單位,為生態保育盡一分力量。 台加文化協會眾色俱樂部於十一月二日(星期日)下午二時至四時舉辦三角洲市雪雁生態步行,該活動請每人準備萊福野鳥保護區入場費一元,另外該活動生態導遊台加文化協會會員免費,非會員每人三元,集合地點可洽台加文協義工楊太太二七七·零六二二或陳太太九二六七四六零索取詳細地圖。另外台加文化協會其他活動請洽二六七·零九零二王小姐 台加文化協會 林聖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