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私廚成風 食物衛生引關注 衛局無暇監管 接投訴始調查
  • Date: Monday, January 11, 2016
  • Synopsis: 【明報專訊】大溫華裔近年吹起「私廚風」,各大社交網站上皆能見到售賣餐點的私廚。近年在中國留學生加入後,原本行事隱密的私廚瞬間變得相當高調,甚至引發「告密、抹黑」等惡性競爭手法,食物衛生問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大溫華裔近年吹起「私廚風」,各大社交網站上皆能見到售賣餐點的私廚。近年在中國留學生加入後,原本行事隱密的私廚瞬間變得相當高調,甚至引發「告密、抹黑」等惡性競爭手法,食物衛生問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有私廚業人士稱這種「地下經濟」缺乏衛生標準,也沒有人監管,只能「各憑良心」。溫哥華沿岸衛生局指當局早已掌握大溫私廚成風的情形,也認為私廚未必能「像媽媽般注重衛生」,但因沒有足夠資源整頓,目前僅會在接到市民投訴的情況下進行調查。 一名熟悉本地私廚業的H女士對本報表示,華人私廚業在大溫已行之有年,早在20多年前港台移民潮時便已經出現。早期主要是一些有著好手藝的中年婦女烹製美食給親朋好友,僅酌收「工本費」。但隨後因為華裔移民人數漸多,許多人為生計,遂靠烹飪手藝私下賺錢。 H女士透露,目前大溫的華人私廚業已進入「戰國時代」,不僅社交網站上隨處可見數十間私廚,甚至留學生看到商機也來分一杯羹,在課餘時間烹製食物上網賣。她稱曾有私廚因「生意接不完」,需將家中的廚房改造為餐廳規格以確保「出貨量」。還有私廚從中港台訂製專業包裝,將小吃及甜點包裝得非常精美以吸引顧客。 H女士強調,大溫私廚目前已經陷入「惡性競爭」的混亂局面,私廚之間會在背後說壞話,甚至還會向務稅局或是衛生局匿名告發對方。數年前一間非常知名的本那比私廚便被同行告發,引來政府相關單位大規模調查,造成社交網站上的一個私廚群組一度需要強制關閉。 至於食物衛生的問題,H女士指私廚本身是「有點敏感的地下經濟」,絕無可能通過政府的檢查,衛生問題只能「各憑良心」。她稱有些私廚甚至會標榜自己有「Food Safe」牌照,但因為沒有政府監管,這張牌照並沒有實際意義。 溫哥華沿岸衛生局發言人達安杰洛(Anna Marie D''Angelo)在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衛生局其實知曉大溫地區有很多私廚存在,但因為衛生局沒有足夠資源,因此只會在接獲市民投訴後才進行調查。不過她稱也有例外,例如數年前北岸曾有人購買私廚料理開派對,結果包括孩童在內的所有人皆食物中毒需要送院,衛生局立即連同其他部門展開調查。 私廚無食安及營商牌照 屬違法 達安杰洛強調,衛生局絕無可能對私廚發出食物安全牌照,所以私廚內所有食材及食物成品,皆不保證能符合卑詩食物管理法(Food Premises Regulation)的衛生要求。消費者如選擇購買私廚的食物來食用,只能「自求多福」。她稱私廚通常會打著「媽媽的味道」在網上招攬客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像「媽媽」般注重衛生,把家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消費者則無從知曉。 達安杰洛透露,除了食物安全牌照外,私廚在自家販賣餐點,已經算是一門生意,依法需要取得各市府的商業牌照。另外,這類商業活動所賺得的錢,依法也應該要繳稅。 達安杰洛警告消費者,在購買私廚的食物時應格外注意。因為私廚皆是非法經營,因此消費者可以向衛生局投訴,衛生局便會展開調查。不過她稱衛生局主要處理整桌酒席、熱菜、甚至壽司生魚片等情況,若私廚僅是賣些餅乾糖果,衛生局則不一定有人力「趕盡殺絕」。 30元四道菜的私廚家庭配套晚餐。(本報記者攝) - 私廚在自家烤製鳳梨酥販賣,並從台灣進口專業包裝,但無法打印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本報記者攝) 口碑佳私廚 每日生意額逾1500元 有固定幫襯私廚的本地華裔稱,一些受歡迎的私廚,一天生意額估計超過1,500元。私廚的客人大多為年輕上班族,主要是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下廚,但大多幫襯社交網站上評價較好的私廚,並不敢購買生魚片等有風險的食物。 每星期固定幫襯私廚兩次的列治文朱先生表示,本地私廚主要分為兩類,大多數是只賣小吃或甜品為主的單品,少部分則是做家庭配套晚餐,方便平日沒時間下廚的市民。他認為私廚的菜餚口味與自家煮的差不多,也不像外面餐廳般油膩或是加味精,而且30元四道菜,價格相當划算。但他稱只有小吃及一般餐點比餐廳便宜,一些「私房大菜」的價格,甚至有可能高過市面上的餐廳。 朱先生透露,一些受歡迎的私廚因為「出貨量」大,每星期固定會有數天,送貨至本那比、溫哥華、列治文的特定地點讓客人領取。他稱每次在定點「領餐」的客人都超過10人,每人的消費額大約在20至50元之間,因此每次「出貨」的生意額至少都有1,500元。而購買私廚食物的客人,絕大多數是年輕上班族。 另一名市民陳太透露自己幫襯私廚已超過兩年,主要因為自己和丈夫都出門工作,平時沒有太多時間能在家下廚。購買私廚食物可在家享用,但去餐廳用餐還需梳妝打扮。對於食物衛生問題,她則稱從未考慮過,因幫襯的私廚早已有數十名客戶,「這麼多人吃了沒事,應該算安全」。 不過陳太強調,部分私廚還會賣生魚片等生鮮食物,雖然號稱是餐廳批發私下賣出,也有正規的真空包裝,但還是不敢購買。她承認購買私廚也會有風險,一些容易因為保存溫度及運輸情況而變質的食物,如果吃出問題將會投訴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