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秉承回饋傳統 歡迎卓智提案 何鴻毅樂助民生急切義舉
  • Date: Friday, August 2, 2013
  • Synopsis: [專訪] 【明報專訊】獲省府宣布頒授卑詩勳章表揚的華裔慈善家何鴻毅表示,他會繼續捐贈本地醫療相關的項目,歡迎有關機構提出建議書,他會按計劃的急切性作出考慮。何鴻毅過去四年在本地的捐款,單是大額醫療項目已達2500萬元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專訪] 【明報專訊】獲省府宣布頒授卑詩勳章表揚的華裔慈善家何鴻毅表示,他會繼續捐贈本地醫療相關的項目,歡迎有關機構提出建議書,他會按計劃的急切性作出考慮。何鴻毅過去四年在本地的捐款,單是大額醫療項目已達2500萬元。 何鴻毅將會獲頒授的卑詩勳章是省府頒發的最高榮譽,表揚貢獻良多的省民。何鴻毅的祖父是香港開埠初期富商何東爵士,何鴻毅年輕時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並協助父親打理當年的香港《工商日報》,退休後在溫市居住,研究佛學及做慈善工作,又成立何鴻毅家族基金,推動文化交流及宣揚佛教哲學。 他說,回饋社會是他家族的傳統,他還記得祖父教導「懂得施,才有受」的格言,多年來他一直遵從祖父的教誨回饋社會,家族基金一向專注文化項目,而他本人則選擇捐贈醫療項目。 81歲的何鴻毅雖然一向低調,鮮有參加社區活動,但經常作慈善捐獻,是本地低調的慈善家,對於如何挑選捐贈項目,他說:「如果對方提出建議書,雖然可能未必是我的心水項目,但如果是有急切需要,我會捐助這類市民及社會最需要的項目。」2009年他捐贈1500萬元予溫哥華綜合醫院設立研究中心,兩年前捐出1000萬元予獅門醫院籌建精神科大樓,他說兩項大額捐贈都是對方提出建議,認為是醫院急切需要的設施。 對於華人社區的捐獻傳統可能不及一些西方社區,年前微軟創辦人蓋茨及股神巴菲特到中國勸捐,效果也不顯著。何鴻毅表示,這可能與華人財富父傳子,子傳孫的觀念有關,不過他因自幼受父輩及祖父的影響,有不同看法,他說:「我常對人講,你過世後財富是帶不走的。」 至於何鴻毅家族基金的工作是世界性的,主要是向其他國家宣揚中華文化,早前曾經贊助皇家安省博物館的兵馬俑展覽,該展覽原本計劃移師卑詩省,但後來臨時取消,基金會計劃於明年三月贊助皇家安省博物館展出「紫禁城珍寶展」,大約250件展品將會展出六個月,至於之後展覽是否會移師卑詩則尚在研究中。 卑詩勳章頒授儀式稍後將在省府維多利亞舉行。 何鴻毅退休後在大溫定居,研究佛學及做慈善捐獻。(本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