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管教的代替品
- Date: Thursday, January 8, 2004
- Synopsis: 經過幾天的飄雪和嚴寒的天氣,除了學校局在面臨星期二的風雪未能掌握資料作出停課的決定外,家長們寧願子女
- Article Text: 經過幾天的飄雪和嚴寒的天氣,除了學校局在面臨星期二的風雪未能掌握資料作出停課的決定外,家長們寧願子女能夠回復正常上課的規律,不需要呆坐家中浪費時間。 上周跟大家討論幫助青少年建立新年的四大目標,今天跟大家去研究做家長應小心的陷阱。 1.以物質取代關懷 多年來,不論是家長會的座談會議,或是在講座中提出問題,總會有些家長發覺與子女很陌生,溝通的時間每天要以分秒計算,甚少開心見誠將心中的感受傾訴出來。久而久之,彼此間都只是靠物質上的供應來維持關係,做父母的漸漸讓購買物品、名牌、喜愛品作為表示關心的唯一途徑,忽略了關心全人的成長,也缺乏克服兩代間的問題。 2. 以自由取代紀律 每當家長要管教子女時,換取到的多是不愉快的感受,不理性的糾紛,或是口是心非的回應,所以,有些家長寧願放棄不管,給予子女「絕對自由」,也不願在家中吵吵鬧鬧。特別是農曆新年期近,得過且過;當子女們知道父母的避忌,有些更放任、更不負責任,而父母將管教和紀律付之流水,令子女無法學習規律性的生活,克服困難的回報,解決糾紛的重要。 3. 以成績取代學習 最近當筆者問專上教廳長Shirley Bond在任期完結,(因省選日期是明年5月17日),她希望有甚麼政績的時候,她的答案是希望學生會把學習成為一生的追求,達到學無止境。同樣,家長們要小心避免單單將子女的成績變為唯一的焦點,而忘記了高分數不一定代表子女有優良的學習,而低分數時也不完全代表子女是一事無成,既然學習是人生的功課,教師所能表達的或只是冰山一角而己。 希望今年大家能夠增加兩代的溝通,彼此更了解對方,家長能更有效地幫助子女成長,整個家庭過著愉快的生活。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