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聖保祿急需50萬建腹腔鏡手術室 供教學治病 盼華裔解囊
- Date: Friday, June 4,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在溫哥華建院超過一個世紀,卑詩省第二大醫科教學醫院聖保祿醫院(St. Paul''s Hospital),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在溫哥華建院超過一個世紀,卑詩省第二大醫科教學醫院聖保祿醫院(St. Paul''s Hospital),正受興建高科技腹腔鏡手術室的財政不足困擾,該院基金會理事伍嘉誠呼籲華裔社群全力支持,以造福病人及醫科學生,籌款目標為50萬元,如果一切順利,可望在今年年終之前讓新手術室落成。
坐落市中心區的聖保祿醫院,建於1894年,有400多張病,每年為全省超過20萬人次服務,其中以治療心臟及腎病在全省享負盛名。
伍嘉誠昨日稱,聖保祿醫院是具有世界級外科手術水準的教學醫院,在治病及教育高水準醫科學生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目前正在籌建一間高科技腹腔鏡手術室,專攻微創手術,除了照顧病患者,亦有助在醫學上的教學、研究、國際醫療技術交流等提供高科技環境,整個籌建計劃需要120萬元,現時仍欠50萬元,正向各族裔籌款,希望在年終時可將計劃實現。
他說,華裔社群支持社會工作的表現突出,一向受到各族裔重視,因此希望大家能全力支持聖保祿醫院,讓籌款目標早日達成。
聖保祿醫院的外科手術及癌症研究專家布萊斯基醫生(Dr.Chris Baliski)表示,微創手術亦稱鑰匙洞手術,透過在身體剖開一個小洞,將腹腔鏡及手術儀器伸入體內的患病部位動手術,此舉可免病人受開刀之苦,大大減輕所受痛楚及加速復元,該等手術多採用於治理直腸癌、腎上腺割除、痔瘡修護、膽囊切除、腎臟移植及子宮切除等,而聖保祿醫院手術室在利用腔腹鏡技術時,亦會透過視像系統將手術過程傳至院外,方便教學用途,故先進的手術室需求刻不容緩。
查詢捐款的熱線電話:604-682-8206。
{}
(左至右)伍嘉誠、聖保祿醫院基金會行政總監亞當斯(Jane Adams)、布萊斯基呼籲華裔社群大力支持。(鄒治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