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誘拐迫娼話青年
  • Date: Thursday, March 1, 2001
  • Synopsis: 溫哥華警方最近披露日前偵破的十一歲美國女童被誘拐威迫賣淫案,使家長們對這種行為感覺作嘔,更對本地多個
  • Article Text: 溫哥華警方最近披露日前偵破的十一歲美國女童被誘拐威迫賣淫案,使家長們對這種行為感覺作嘔,更對本地多個執法單位未能盡本分甚表失望。 該女童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一處商場內,認識了一女兩男疑犯,其後女童未有返家,並與該三名疑犯及一名十八個月大女嬰駕車到溫市,在美加邊境過海關檢查站時,據報章報道,他們向關員表示到溫市參加婚禮。 令家長們難以置信的是,在過關時,關員竟然無法查出該十一歲女童與其他同車疑犯的關係,因為兩男子為黑膚色,分別是廿五及廿六歲,而女子是白膚色,廿四歲,她攜著十八個月大的女嬰,但該女童只得十一歲,而警方稱她看來是大約十三歲。那關員是應該會計計數,年十一至十三歲的女童在車內,誰是她的雙親呢?會是那廿四歲的女子嗎?這些問題令大家擔心每天會有多少宗疏忽個案,令兒童缺乏嚴謹的保護。 至於該名女童能夠在溫市公開賣淫四天,在溫市有名的「雛妓街」上接客,亦不知現仍有多少本省的兒童在該處謀生,為何社工、兒童及家庭廳的官員及警方執法者未能伸出同情之手去拯救這群少女少男呢? 家長應該關注子女們離開家庭出走的意向,特別是與家庭不和,吵鬧後一時意氣用事,給一些操淫業的不法之徒乘虛而入,用金錢或物質引誘,隨後更強迫賣淫,亦有些強迫服毒品,用來控制兒童的倚賴性。 父母與子女間要共同學習怎樣解決衝突,大家不同的意見、重點及期望都是重要,如何能夠彼此明白對方而不會造成一言堂的場面呢? 家長們有機會時,也不妨與子女談談怎樣去應付陌生人的問題,如在商場中、在學校附近,或是在巴士、架空列車站等,這些都是青少年人容易被不法之徒誘拐的地點,事前先有準備如何應答、何時去求助,以及怎樣將疑犯的面目特徵等記錄下來,協助警方破案等,未雨綢繆乃安全之計。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