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談醉駕
  • Date: Thursday, January 16, 2003
  • Synopsis: 最近「母親反醉駕」全國組織(MADD)堅決認為省長金寶爾應先停職,被判罪成後應下台。建議令青少年也加入
  • Article Text: 最近「母親反醉駕」全國組織(MADD)堅決認為省長金寶爾應先停職,被判罪成後應下台。建議令青少年也加入討論有關省長問題,也正是家長正確指引的時機。 酒後駕駛是一項青少年人容易疏忽的事,特別是剛獲得駕駛執照的十六七歲青年,很多時候會在同輩的誘導下,大膽嘗試,低估酒精的殺傷力。 從傳媒中獲知,有一名家長講述他十七歲的兒子,說醉駕不是一回什麼「大不了」的事,現在更有榜樣可以效法,只要道歉,只要沒有構成交通傷人意外,假如被捕後流點眼淚,說聲對不起,再去向家長承諾不再飲酒,事件便可以解決。 當然,明智的家長會知道這位青年人是道出一般人的心聲,對政客或偶像所做的有點譏刺冷嘲的味道,往往家長可能有以下的回應: (一)高壓政策——採取一言堂,父母說不准便不能冒犯,不需要討論。這種處理方法容易令青少年人覺得父母不夠關心,也未能幫助他們去解決個人所遇到的情況,高壓手段容易製造反叛的回應,也製造了青少年的恐懼,不敢將心事透露。 (二)不理態度——這是父母對子女極有信心,知道他們不會作醉駕行為,所以不需要討論;或是根本家長都是有犯上醉駕行為,所以不談也罷。 這種處理方法會造成青少年缺乏指導,容易接受同輩中性格較強的同學影響,或在群體行動中幹「愚蠢」事件。當兩代缺乏溝通或在成長過程上家長不作出適當的指導時,青少年採納的立場和模仿的對象往往是與家庭有所不同的。 (三)開明討論——青少年人需要去制定自己的行為底線,亦是在什麼情況下去說句「不」。他們也需要家長們的鼓勵,去幫助他們了解酒精的殺傷力,去討論為什麼酒後駕車是有危險,去探討被酒精或藥物控制後作決定或判斷的困難,也可以談論到政客和偶像的對與不對,讓青少年人可以用開明的態度正視問題,鼓勵他們從善如流,並且給予他們萬一醉酒後求助的機會。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