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讀者來書 對於楊舸之死報道 副教授與研究生作出回應
- Date: Tuesday, April 22, 1997
- Synopsis: 對於楊舸之死報道 致明報編輯: 本人及卑詩大學生物科技實驗室的成員,欲向貴報有關楊舸之死的報道提出最強烈的抗議。報道中固然有許多事實上之謬誤,但最令我們遺憾的是你們在沒有指明消息來源的情況下,對楊舸及其與同事間之關係作出空泛和具損害性的評論
- Article Text: 對於楊舸之死報道 致明報編輯: 本人及卑詩大學生物科技實驗室的成員,欲向貴報有關楊舸之死的報道提出最強烈的抗議。報道中固然有許多事實上之謬誤,但最令我們遺憾的是你們在沒有指明消息來源的情況下,對楊舸及其與同事間之關係作出空泛和具損害性的評論。恰和你們的報道相反,楊舸與我--即他的導師,及實驗室中的其他成員並無任何爭執或不和。他也並不是因所謂的「陰謀」而被迫辭世。事實上,他除了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外,也是我們工作小組中備受歡迎、重視和尊敬的成員。他待人隨和、不拘小節、工作勤快。在他遇上個人困難的時候,我們曾向他作出鼓勵和支持。他去世後,我們把他的照片從辦公室的公眾板上除下,此乃是出於對死者之尊重,而非和你們的報道暗示那樣,是一種無情的表現。所有在這兒的人都為楊舸的去世感到十分難過,而你們沒透露消息來源便加以指控,及以某種理由歸咎於我們身上之做法,更加深了我們刻下的痛苦。 卑詩大學生物科技實驗室副教授 克朗斯泰德(James W. Kronstad) (編按:本報記者曾訪問克朗斯泰德教授,要求澄清傳言,但遭拒絕。) 副教授與研究生作出回應 本人想藉此信向明報記者於九七年四月九日題為「工作不順,感情觸礁」的報道作出回應。作為在卑詩大學生物科技實驗室工作了兩年的研究生,我曾和克朗斯泰德博士(Dr. Jim Kronstad)及楊舸博士在工作上有密切關係。 報道暗示在實驗室中有種族歧視的情況。實驗室內的工作人員雖然來自不同的族裔,包括華人、菲律賓人、葡萄牙人、非裔人士、瑞士人及德國人,但身為華裔學生的我,從沒有聽聞或體驗過任何種族歧視的事例。 在楊舸自盡以前,有跡象顯示他正面對一些困難。我們對此都很關注,而對楊提供最多援手的是克朗斯泰德博士。除了不斷的支持外,他還嘗試給予楊更多專業上的幫助。 在明報記者撰寫的報道上有不少自相矛盾和失實的地方。報道指楊舸曾與克朗斯泰德博士有一場激烈的爭吵。但我在實驗室中一直沒有看見他們有任何敵視的場面。報道又說楊因此次「爭執」飛往三藩市。事實是他趁假期到了洛杉磯探望女朋友。報道又指有人企圖使楊舸在研究室中不能立足,這完全是錯誤的。另外,報道推測楊之自盡可能和留學生學費的增加有關。但實際上楊持有博士後研究生的職位,並無繳交學費之需要。 楊舸之死是一場悲劇,我們不僅損失了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且也損失了一位可敬的同僚。但現在我們要面對的卻不是此一事件給我們帶來的震慄,而是一項不正確和聳人聽聞的報道。每當類似事件發生之後,人們都欲了解事件為何和如何發生。我認為一家報社對事件的真相未經適當調查便發表評論是令人失望和感到遺憾的。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會確實知悉楊舸自盡的真相。我們現在希望做的並非為楊舸之死粉飾一番,而是將一個真正的他銘記於心。 匯 誠的 Nancy Lee ( 編按:本報告登的是「新聞報道」,並非「評論」,評論來自其他接受訪問的人士。本報也沒有暗示「實驗室中有種族歧視的情況」,反而透過受訪者否定有歧視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