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選票搖擺區 最關注樓價 人口以青壯年為主 低層柏文全省最多
- Date: Wednesday, May 3, 2017
- Synopsis: 【明報專訊】溫哥華-費爾圍(Vancouver-Fairview)選區涵蓋費爾圍(Fairview)、快樂山(Mount Pleasant)、桑那斯(Shaughnessy)等三個截然不同的社區,因此選民結構非常多元,同時也造成該選區在歷屆大選中,於省自由黨及省新民主黨之間不停搖擺。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溫哥華-費爾圍(Vancouver-Fairview)選區涵蓋費爾圍(Fairview)、快樂山(Mount Pleasant)、桑那斯(Shaughnessy)等三個截然不同的社區,因此選民結構非常多元,同時也造成該選區在歷屆大選中,於省自由黨及省新民主黨之間不停搖擺。
該選區總人口為55,380人,華裔人口僅有5570人,佔總人口約10%。其中母語為國語的人口有1570人,廣東話母語人口有2145人。上屆投票率為58.98%,比全省平均投票率57%略高。
溫哥華-費爾圍選區的人口年齡分布以青壯年為主體,35歲至54歲的人口約佔33%、20至34歲的人口約佔32%,兩者便佔去總人口的65%。不過該選區55歲或以上的人口也佔到23%,但19歲或以下的人口就較少,僅佔12%。溫哥華-費爾圍選區有2820間獨立屋,5層以上柏文有4785個單位,城市屋則有1230間。
該選區過去不斷在兩大主要政黨中轉換,在2001年及2009年大選中被省自由黨拿下,但在2005年及2013年卻由省新民主黨勝出。
溫哥華-費爾圍選區政治明星輩出,現任省議員賀佐治(George Heyman)為本地工會知名人物,曾任卑詩政府服務僱員工會(BCGEU)主席。該區2005年的省議員,則是現任溫哥華市長羅品信。2001年省選勝出的范高廉(Gary Collins),更是當年的卑詩財長。賀佐治這次繼續代表省新民主黨尋求連任,但三屆溫哥華市議員鮑蕾莎(Elizabeth Ball)卻在省自由黨提名戰中敗陣,由政治知名度較低的加芬克爾(Gabe Garfinkel)出線,硬撼賀佐治。
該選區內百老匯街(Broadway)以南的甘比走廊(Cambie Corridor)低層柏文區,以及緬街(Main St.)介於百老匯街及西16街間的快樂山社區,皆是省新民主黨的票倉。不過桑那斯的豪宅區居民,則是一面倒支持省自由黨。
溫哥華-費爾圍選區選民最關注的議題,無疑是房屋可負擔性。除了貴價豪宅林立的桑那斯區外,該選區更是全卑詩省低層柏文數量最多的選區,有大量大學生在此租房居住,因此樓價議題對該區選民來說是重中之重。
省新民主黨在房屋議題上展開強烈抨擊,省自由黨則以「卑詩房屋伙伴計劃」(BC Home Partnership)為主軸,輔以省自由黨的經濟政績,試圖吸引職場新鮮人及年輕一輩的選票。
溫哥華-費爾圍選區今年共有4名候選人,分別為卑詩自由黨的加芬克爾、卑詩新民主黨的賀佐治 、卑詩綠黨的Louise Boutin、你的卑詩政黨(Your Political Party of BC)的Joey Do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