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阿氏症毒性蛋白起因揭曉 華裔學者成果助研抗病藥物
- Date: Thursday, July 20, 2017
- Synopsis: 【明報專訊】本國華裔阿茲海默症專家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成功發現蛋白質鏈酶切位點的不同,將影響引發阿茲海默症的毒性蛋白產生。這個研究結果將有助開發針對性的治療藥物,為預防甚至治癒阿茲海默症的研究邁進一大步。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本國華裔阿茲海默症專家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成功發現蛋白質鏈酶切位點的不同,將影響引發阿茲海默症的毒性蛋白產生。這個研究結果將有助開發針對性的治療藥物,為預防甚至治癒阿茲海默症的研究邁進一大步。
加拿大阿茲海默症首席研究員兼卑詩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宋偉宏(圓圖)對本報表示,他在研究中發現蛋白質鏈酶切位點的不同,會造成毒性蛋白生產的數量差異。因此只要能設法引導酶切位點,便有預防甚至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可能。
宋偉宏的研究成果,已於昨日的《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主要是發現兩組基因變異,其中一組意大利人導致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但另一組冰島人卻能阻礙阿茲海默症發生。研究小組將意大利人及冰島人的基因變異,分別注射在實驗老鼠的身上,發現兩種基因變異的酶切位點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宋偉宏透露,以人為控制蛋白質鏈的酶切位點,在理論上完全可行,但目前許多藥廠所研發的抑制劑,皆是阻斷全部蛋白質鏈,除了毒性蛋白外,同時也造成一些對人體有益的蛋白也被切斷。他稱這次的全新發現,將可協助開發全新「對症下藥」的抑制劑,在預防及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同時,大幅減少附帶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