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陳映真獲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 Date: Sunday, December 21, 2003
  • Synopsis: 【明報專訊】被稱為「台灣最後一個馬克思主義統一中國信仰者」的資深作家陳映真,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被稱為「台灣最後一個馬克思主義統一中國信仰者」的資深作家陳映真,以強烈的人道關懷和堅定的政治使命感進行了近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以後,昨日獲得「花蹤」的肯定,由18位評審一致評選為第2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得主。 陳映真是繼王安憶以後,第2位獲得這項榮譽的作家。昨日下午在吉隆坡舉行的第7屆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上,陳氏自《星洲日報》社長丹斯里拿督張曉卿手上接過花蹤銅雕和美金1萬元的獎金,並且接受在座眾文化界人士的掌聲與祝福。 陳映真以低沉而充滿感動的聲音,在感謝《花蹤》給予他嚴肅的鞭策和鼓勵之餘,也將這份榮譽獻給分裂的祖國兩岸和全世界華文文學界勤勉、卓有才華的作家。 陳氏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說,文學予他是對自由的呼喚,而文學本身也是自由的本身。 他指出,在華文人口佔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華文文化世界中,作家們要努力以中華世界的華文讀者為首要對象,創作傑出的作器,受到廣泛華文世界的評價和愛讀,則在世界文學中也必有不朽的地位。 「文學為的是使絕望喪志的人重新點燃希望火花,使撲倒的人再起,使受凌辱的人找回尊嚴,使悲傷的人得安慰,使沮喪的人恢復勇氣。」 陳映真1937年出生苗栗縣竹南,22歲發表第一篇小說《麵攤》,開始了人生中漫長的書寫歲月。他於60年因擁護左翼思潮而被捕入獄,獄中仍筆耕不輟,直至70年代獲釋後轉而創作政治小說,代表作有《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萬商帝君》等等。1985年創辦《人間》雜誌,在台灣解嚴前的氛圍中,提供了一扇眺向另類視野的窗口,一度成為出版界盛事。 陳氏將工作重心轉移至出版事業以後,一度中斷創作達13年,爾後以《歸鄉》再度出發,新近力作《忠孝公園》獲得華文文學界給予高度評價。 花蹤設立「世界華文文學獎」的宗旨,是要推動華文文學發展,獎勵優秀作家和樹立藝術典範。主辦當局《星洲日報》參考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組成和評獎方式,由18位作家和學者組成評委會,每兩年在全球華文寫作人中,評選一位仍在以華文創作的作家,給予「世界華文文學獎」的加冕。 《星洲日報》社長張曉卿在宣佈設立這個獎項時,曾開宗明義說,當局主辦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的目的十分單純,就是要為世界華文文學做貢獻。 {} 台灣作家陳映真(右)接受《星洲日報》社長張曉卿的祝賀,中為上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王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