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離婚對子女的影響知多少
- Date: Saturday, May 23, 1998
- Synopsis: 在今年一月底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公布,在過去一年中全國有超過七萬一千宗離婚個案,平均每一千人中有二點四人離婚,而結婚率則為每一千人中有五點二人
- Article Text: 在今年一月底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公布,在過去一年中全國有超過七萬一千宗離婚個案,平均每一千人中有二點四人離婚,而結婚率則為每一千人中有五點二人。 在醫學角度看,子女的年齡與成熟程度對父母的婚變,會有不同的反應,入學前之年幼子女,他們的初步反應,可能會表現出無故的反抗,沮喪的哀哭及憂鬱沉靜,不久後他會表現出十分內向、性情暴燥、情緒不穩、反叛無常;食慾亦隨之受到影響,晚上他會顯得無意睡覺,甚或失眠,亦會很多時懷有恐懼的心理反應。有些幼童本已停止用尿布的習慣,但有可能在睡夢中再次尿床。有時日間,亦會不停追問離去的父親或母親什麼時候回家,並常守在窗旁及門邊等候。而已經入學的兒童,他們對父母的離婚,反應會更加激烈,並且對他們日後的成長有更長遠的影響,例如在情緒上會顯得鬱鬱不安,對事對人缺乏信心,並很多時會容易發脾氣。有些兒童會否認父母離異的事實,並且避而不談,甚或會有內疚的心理,認為父母的分離,是其中一方不再愛他,或是對他在某方面的錯處所作出的懲罰。很多兒童會故作無病呻吟,因他希望以一個病者的地位去博回父母的關心,或希望能挽回父母的復合。至於青少年對父母的離異,會有更大的憤怒,他們亦會幻想父母有復合的可能,他們會對自己有不良的自我形象;在學業方面,人際關係及情緒上會有很極端的態度。 有兩位學者Wallerstein和Kelly,他們發現在離婚後五年的家庭中,有三分一的孩童在生活上有極度的情緒低落,及對家庭方面十分不滿。另外有三分一的孩童卻明顯地適應環境的轉變,而其餘的三分一則有以上兩種情形,他們在某方面能表現突出,但在某一方面則缺乏信心,並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兩位學者亦表示,在離婚的家庭中,有百分四十五的孩童能穩妥地處理自己的生活,但有百分四十一則在學業、社交及情緒上有反面的適應。當他們到成年時,有些會不願意結交異性朋友,或避免與異性發展親切的友誼。父母離異的陰影,使他們害怕自己會踏上同一的錯誤,所以父母離異後,子女要有適當的心理調適,不妨參考以下的意見:父母要成熟地在孩子面前處理他們的離婚問題,避免在父母親及孩子之間產生親情的衝突,同時親友的互助,孩子之間手足的溝通,能令不幸事件所產生的不良後果盡量減低。 卑詩大學醫學院兒科部副教授 林思明醫生 本欄歡迎讀者來信詢問,信件可電傳(六零四)二三一·九八八四,或郵寄本報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