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青少年與賭博
  • Date: Thursday, October 16, 2003
  • Synopsis: 加拿大McGill大學最近有一份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半數年齡12歲至17歲的學生有賭博行為
  • Article Text: 加拿大McGill大學最近有一份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半數年齡12歲至17歲的學生有賭博行為,其中有一成至一成半有可能會發展到嚴重的程度。 從數字上來看,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但從社會文化方面來看,教育界人士早已可以預料到青少年會遇到黃、賭、毒等問題,成人卻不能推卸責任說社會風氣和態度對青少年毫無關係。 如果大家坦誠地看看四周賭博的機會,相信大家會發覺青少年人根本不需要走進賭場也可以參與賭博;不論是與同學們作球賽的打賭,到上網進入五花八門的電子博彩遊戲等,或甚至是到便利店購買獎券刮刮,看看自己的「運氣」,有些時候,更是家長吩咐孩童代購獎券。 從教育和工作的觀念來說,青少年應該自少便養成多勞多得的信念,在求學時期能夠盡上本能希望將來不但有優異的成績,而且亦可以因學術上的成就而事業會有好的回報,包括職位和金錢等。這些完全與賭博能夠換取金錢,甚至是巨額回報的信念背道而馳;如果青少年接納了以賭博僥倖的心態來處世,他們必定對勤奮用功的鍛鍊有另類的反應。 相信我們的家庭不能夠單單用自己的方法去幫助子女便滿以為可以解決,大家應該透過學校的家長會,集合大家的力量來應付這個社會的問題。 當然,做父母的應該要先與子女有溝通,將他們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分析清楚,亦讓子女們明白賭博會帶來的禍害是什麼。 然後家長們將個別的問題帶回家長會,詳細研究自己學校所面對的問題和通病,再由家長會去策劃發動集體性的行動,例如組織青少年賭博講座,由家長與學生一同出席,由社區人士參與,並且要學務委員和市議員、政客等一起商討對策,建立問責制,不容這些問題被扣上帽子說只是家庭問題。 如家長們在這件事上肯付上一點時間和認真處理,必能徹底解決青少年賭博問題。 容順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