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音樂與傳說為旋律加註腳 梁燕城闡釋「龍的傳說」故事
  • Date: Sunday, May 23,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為協助觀眾在欣賞「龍的傳說」音樂會時,更能體會音樂背後的文化歷史意義,昨日在一場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為協助觀眾在欣賞「龍的傳說」音樂會時,更能體會音樂背後的文化歷史意義,昨日在一場由傳音藝術中心主辦??明報贊助的「音樂與傳說」講座中,梁燕城講述中國悠久的音樂演化,提到音樂是人類真性情的演繹。 傳音藝術中心將於5月29日舉行「龍的傳說」音樂會,目的為慶祝「亞裔傳統月」,用中西樂器述說多個中國民間傳說,包括《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昭君怨》、《十面埋伏》及《西楚霸王》等。音樂會製作人鄭濟民表示,音樂是讓人用心去聆聽及感受,如果聽眾能夠事先了解音樂描述的故事內容,更能體會到旋律的意義,這也是舉辦講座的用意。 講座主講人之一的梁燕城指出,曲調及樂器的運用,讓《昭君怨》、《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等故事的曲折變化得以呈現。梁燕城以《梁祝協奏曲》解釋,談到協奏曲婉約道出梁祝兩人相遇在風光明媚江南時的輕快,到後來被迫化蝶,曲調轉為憂傷,最後到無窮無盡,對未來賦予無限期望的結束。  梁燕城說,《禮記》內對中國音樂記載,談到音樂之音是由人心而生,有感受而後發聲。西方歷史也是如此,例如荷馬用五弦琴傳頌偉大史詩。 {} 梁燕城(右)講述音樂演化,與傳說之間的關連。左為鄭濟民。 (楊凌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