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願各界同勉心力 中華文晚上層樓 賀卑詩中文學校聯會成立
- Date: Monday, April 7, 1997
- Synopsis: 去春,由現任溫哥華學務局主席鄭可達發起籌組之卑詩省中文學校聯會,經過大半年的籌備與訂立章程,經於三月初得卑詩省社團署核准登記,成為合法的非牟利機構,並已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依章選出第一屆理事,積極推展會務
- Article Text: 去春,由現任溫哥華學務局主席鄭可達發起籌組之卑詩省中文學校聯會,經過大半年的籌備與訂立章程,經於三月初得卑詩省社團署核准登記,成為合法的非牟利機構,並已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依章選出第一屆理事,積極推展會務。 該聯會成員是以中文學校為會員單位,其主要的工作目標有二: (一)分類制定初級、中級、高級中文班共同課程(課本自選),以便各中文學校學生轉學; (二)制定分級別的中文水平測試,以鑑定各校學生所達到的成績。 當年,自己曾於五十年代文疆就讀。每周上課六天,每天兩小時,每兩學年升一級,滿十二學年方小六畢業;到初中三,已達高齡廿四(六歲入學起計共十八年)。當年文、史、地必修。 今日沿用近舊制的,尚有溫哥華華僑公立學校和文疆學校。其他中文學校或中文班,每周上課約兩小時到兩個半小時,接受國語或粵語授課。在課本方面,有中國、台灣、香港、東南亞或教師自編。因而程度參差不一。 昔日,華裔父母只望土生土長的子女,學會「爸爸好、媽媽好,外婆聽了微微笑,」已於願足矣! 今者中文地位隨國勢日漸提高,香港大多行業薪金亦比加拿大高逾倍。海外華裔千里迢迢,回港台或大陸就業者日眾,中文、華語應用範圍日廣。最近幾年,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每屆的高中畢業生,都有一位在國際認可的漢語水平考試中,獲得全加最高分,得以到北京大學進修漢語。今日的中文教育,已更上一層樓。為顧全華裔求學和就業的相關利益,要有系統鑑定中文的教與學的水平是迫切的。 二、三十年前溫哥華的中文班有自己校舍或在教堂上課。近年來中文班免費借用市內公立學校課室辦學大增。溫市學校局免費借用,旨在推廣祖裔語文教育,盼在非牟利的原則下經營發展。假如借用的情況不如理想,甚或與非牟利的宗旨背道而馳,則有負納稅人的好意。因此,溫市學校局最近擬立例要求祖裔語文學校成立家長會,輔助教師辦學,可謂用心良苦。對於學校局此舉,淺見認為,家長會最好分區由幾家小規模的中文學校的家長聯合組成藉以以節省人力。如卑詩中文學校聯會能夠協助組織則更好。 此外,有關為中文學校學生爭取有權挑戰(challenge)第十一班或第十二班的國語省試,亦已有肯定性的進展。 現在,已加入聯會的大溫區的中文學校已有廿餘家,共有學生約七千名。聯會之成立,任重道遠,可喜可賀。還望教育界俊彥,無分畛域,同為發展海外中文教育而盡心力! 溫哥華市議員 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