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饑饉三十兩周後再展愛心 南本那比中學舉行 目標四萬元
- Date: Saturday, June 13, 1998
- Synopsis: 【本報記者鄒治國報道】與饑餓的人同饑餓,盡展人類溫情顯愛心的本年度華人社區饑饉三十,將於六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假南本那比中學舉行,主辦機構希望為北韓饑荒的小孩能籌得四萬元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本報記者鄒治國報道】與饑餓的人同饑餓,盡展人類溫情顯愛心的本年度華人社區饑饉三十,將於六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假南本那比中學舉行,主辦機構希望為北韓饑荒的小孩能籌得四萬元。
加拿大世界宣明會昨日假華埠富大酒家招待傳媒,宣布本年度饑饉三十內容,席間六位饑饉大使分別縷述對饑餓的感受,予人對北韓饑荒小孩的同情油然而生。
加拿大世界宣明會華人社區統籌梁曹娟華表示,全國人口有二千三百萬的北韓,因連續兩年水患,國家糧食儲備完全真空,目前約有四至五百萬居民慘受饑荒之苦,尤其五歲以下小孩,更容易在饑荒中犧牲,現更有消息傳出在偏僻地區,饑民寧願餓死小孩以保存成人,當地極待世界各國援手。
饑饉大使之一的兒童畫家徐榕生(Uncle Paul)表示,他經歷過抗日時的饑餓,他與胞弟因缺糧缺營養而肚脹,其後胞弟被餓死,他僥倖存留性命,故對饑荒感受甚深,今日在北韓饑荒中的小孩,有不少會與他胞弟同一命運,我們豈能見死不救。
名作曲家鍾肇峰表示,我們很多新移民埋怨在加拿大「奧食難」,回首一看北韓饑民,連「奧」亦沒得「奧」,食亦沒得食,我們又何慘之有,如果我們吃少一餐,北韓饑民可能足夠吃數天。
粵劇紅伶白雪梅稱,她在中國的窮鄉演出時,曾看到大批鄉民排隊輪候他們吃剩的飯菜,那段可悲情景,讓她體會到我們今所擁有的幸福並非必然,我們只要將剩餘的捐到北韓,不知能救活多少生命。
舞蹈家徐嬋容說,每人都有不同的愛,但有誰會想到北韓饑民灰色的夢只是一碗飯,我們在溫哥華幸福的一群,希望能圓北韓饑民一飯之夢。
數位饑饉大使的饑餓心曲,確能喚起大眾對北韓饑民的關懷,今屆的饑饉三十於六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時卅分開始,饑饉營內有多個座談會舉行,並有跨越及恩雨之聲表演唱歌及帶領營友合唱,更有大學生隊伍及多個團體參加,帶領大家參與精采遊戲,本年更邀得今屆兒童故事演講比賽得勝者演出,前電視節目主持葉特生分享人生經歷,饑饉大使在大會現場接受訪問及向營友打氣,務求大家有一個反思及難忘的經驗。晚上九時解散回家。
翌日(六月二十八日)下午四時至七時,在米高霍克斯劇院(Michael J Fox Theatre)舉行開幕音樂會。有國樂、芭蕾舞、鋼琴、中文流行曲、英文金曲、話劇等表演。查詢參加這次饑饉三十活動的電話:三二七·八八五三。
今年饑饉三十的饑饉大使(由左至右)鄭濟民、白雪梅、鍾肇峰、梁曹娟華、徐嬋容、麥文偉昨日呼籲大家向北韓饑民伸出援手。
上圖:梁曹娟華講述北韓饑荒苦況
下圖:加拿大世界宣明會傳媒招待會司儀洪鄧龍珠,希望市民積極支持救援北韓饑民,助養無助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