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訪溫 將與數大學討論加港大專交流
- Date: Monday, March 1, 2004
- Synopsis: 【明報專訊】正在溫哥華訪問的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曾慶忠表示,香港的工業大勢未去,仍大有可為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正在溫哥華訪問的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曾慶忠表示,香港的工業大勢未去,仍大有可為,該校現時每年有二百多名學生被送到全球20多個國家實習,有助將香港的工業推向高科技,亦可幫助外國的公司打入中國的市場,加拿大商人應考慮利用該校實習學生,增強中加兩地的商業溝通。
曾慶忠在溫哥華訪問期間,會與卑詩省數間大學開會,討論加強加、港兩地專上教育的交流活動。他昨晚應邀出席香港理工大學加西員生會的晚宴,在接受傳媒訪問時稱,雖然近年香港的製造業大量北移,許多人誤會香港工業一落千丈,難再翻身,其實許多工業的生產基地雖遷到中國大陸或其他東南亞國家,但總部仍設在香港,在香港進行高科技及新產品研究。
無疑香港的工業不可能再與20或30年前相比,但現時已轉型向高科技路線發展,港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有些是由香港研究出來,香港未來的工業一定會朝高科技方面發展,相信會有進一步的突破。
曾慶忠又稱,理工大學每年會有約800名學生被派到各公司或工廠實習2至3個月,三分一在香港,三分一到中國大陸,另外三分一到全球20多個國家,他們可以將先進國家一些工業技術和管理方法,帶回香港。再者,他們懂得中文,有助為歐美企業與中國聯絡,雙方都獲益。
他承認新一代年輕人在待人及處事方面,不及上一代,該校亦察覺到這問題,數年前推出「青雲路計劃」,鼓勵學生參加,利用生活營方式讓學生一同生活數天,當中邀請了許多有經驗的導師,訓練學生處事的責任感,待人的親切感,讓他們認識到單靠學識及技術,不足以應付社會的需要。學校在該計劃上津貼每名參與的學生約7000元,成本雖高,但反應良好,有些經訓練後的學生,在待人處事方面明顯較成熟。
{}
曾慶忠(中)與理工加西員生會會長陳傳亮(右)及副會長黃李偉端(左)合攝。(鄒治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