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17校年售3.4萬瓶 樽裝水暢銷 溫教局兩難
  • Date: Tuesday, September 15, 2015
  • Synopsis: 【明報專訊】溫哥華教育局統計數字顯示,區內中小學校每年賣出數以萬計樽裝水,為環保當局正考慮如何能使學生減少或甚至停止用樽裝水,但這或會造成收入減少問題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溫哥華教育局統計數字顯示,區內中小學校每年賣出數以萬計樽裝水,為環保當局正考慮如何能使學生減少或甚至停止用樽裝水,但這或會造成收入減少問題。 據報,區內17間設有食堂的中學一年共賣出近3.4萬瓶樽裝水,在部分學校每一天上學日,平均賣出25樽。樽裝水的真正銷售數目估計更高,因為學校職員仍未能找到如何統計,中小學內由自動售賣機賣出的樽裝水數目。對於小學而言,是完全沒有售賣的數據,而事實上小學學校的數目與中學的比例是五比一。 校內已廣泛設有水壺加水機,教育局副主席弗雷澤(Janet Fraser)指出,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找出學生常買樽裝水的原因。 當局亦會考慮在食堂售賣可再用的水樽和以海報宣傳,而較極端的措施是校內完成禁止賣樽裝水。不過,這或引起其他問題,因為省府的指引中,水被列作「最多賣」一類,即應該經常被展示出來的飲料,禁賣樽裝水或使學生轉買含糖的飲品。 弗雷澤稱:「我認為有部分學生在家裏的習慣是不飲自來水,若在家習慣只飲樽裝水,便很難使學生在學校內選擇不同的東西。」 她又指,消耗、廢物和回收的文化是在改變,「若果我們能改變子女,這對我們的未來會很好。」 此外,教育局亦要考慮由賣樽裝水所得的收入,這筆收入現用回學生身上,禁售後或會影響他們,當局不想犧牲某些活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