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2華裔出版讀書會分享集 疫下失業得閒變契機
- Date: Tuesday, February 23, 2021
- Synopsis: 【明報專訊】兩名華裔「千禧一代」近日出版了一本讀書會分享集《Loosely Bound: Books We Shared Sipping Bubble Tea》,介紹本地華語留學生及新移民的閱讀心得。出版人表示,疫期中被裁員,多出的閒暇時間反倒成為契機,令自己重拾這一原已擱淺兩年的計劃。
- Image(s):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兩名華裔「千禧一代」近日出版了一本讀書會分享集《Loosely Bound: Books We Shared Sipping Bubble Tea》,介紹本地華語留學生及新移民的閱讀心得。出版人表示,疫期中被裁員,多出的閒暇時間反倒成為契機,令自己重拾這一原已擱淺兩年的計劃。
讀書會LifestyLE創辦人張京樺表示,自2016年以來,每月都會舉行一次閱讀分享會,參與者多為能說普通話的留學生及新移民,有時也有英文讀者加入,分享內容包括書籍、電影、音樂等,面對面交流的活動直至去年疫情爆發後中斷。
2018年加入讀書會的孫思勉表示,得知會上已陸續分享了100本書籍及電影,於是產生了將眾人的閱覽心得編輯成冊的念頭,「那時我看到張帶了一個用舊了的筆記本,上面記錄了很多成員分享,有的甚至還是用畫畫的方式記錄的,我覺得很有趣。恰好那時,我自己在準備讀出版學的項目,對自出版很感興趣。」
但該計劃卻一度因兩人平日繁忙的正職工作而擱淺。張京樺從事的是冷鏈物流業,而孫思勉自西門菲沙大學(SFU)畢業後,一直在加拿大書店集團Indigo工作。
「去年3月,溫哥華進入封鎖狀態,我被Indigo暫時裁員」,孫思勉說,整體工時變少,令自己多出了許多業餘時間,「疫情前幾個月,我的心情一直非常焦慮,睡眠情況也不太好,睡不着的時候愈發覺得應該抓緊時間去完成一些事情。去年7月有一天,我又失眠,想到這本沒做完的書很內疚,凌晨3點多的時候發消息跟張京樺說,我們要把它做下去,當時我們已經放棄了一段時間了。」
張京樺表示,讀書會的成員許多是能流利使用中英雙語的亞裔移民,亦有少數非亞裔愛書人,「可能大家在自家閱讀、接觸新資訊時可以接受任何語言,但分享時就會不自覺用上自己最熟悉的母語。讀書會一部分的魅力就在於中英分享者都感受到自己有被傾聽、被尊重。讀書會也並不完全圍繞書本,亦是一個朋友間可以安全傾訴、交流心情的空間。」
張京樺說,在過去幾年中,LifestyLE成員們分享過許多著名中國作家的作品,例如金庸、張愛玲、白先勇;以及許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偉大作家,包括奧威爾(George Orwell)、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村上春樹等。
提到疫情影響,孫思勉表示,「對於我們這些所謂『千禧一代』,這次的疫情應該是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全球流行性疾病,過去從未覺得災難和死亡可以離生活這麼近。」除了重拾出版計劃外,兩名牽頭者亦準備重新出發,恢復每月Zoom線上書會。
「目前反響尚佳,每期有6至8位朋友出現」,張京樺說道,人數雖不及線下時,但質量和氛圍一如往常,「我們都是採取自發性、無設限的分享形式,並不作強求,不想發言的朋友可以純傾聽,如Podcast一般。」
至於線上線下有何區別,張京樺指出,面對面的交流氛圍、紙質書籍的觸感等均無法取代,但從思想交流和推薦書目的角度,疫情讓大家有了更多宅家時間,讀書會亦因此開放了電視劇、話劇等新話題,「希望吸引在溫哥華的愛好獨立思考者一起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