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3成卑詩女長者 被過度開處方藥 華裔南亞裔女耆英例外
  • Date: Friday, May 6, 2016
  • Synopsis: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卑詩省的女長者就診時更容易被過度開處方藥物,有接近三分一的65歲女長者獲不當處方藥物,令她們面對更高風險。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卑詩省的女長者就診時更容易被過度開處方藥物,有接近三分一的65歲女長者獲不當處方藥物,令她們面對更高風險。 該項研究報告在醫療刊物《年齡與年齡增長》(Age and Ageing)內刊出。研究根據2013年的數據進行,對卑詩省60,679名65歲或以上的省民作出調查與分析,發現有31%女性以及26%男性被處方不適當的藥物。 研究發現,一些對長者健康構成風險的藥物,卻被過量處方給這些長者,部分處方時間超逾90天。 研究的領頭人、卑詩大學教授摩根(Steve Morgan)分析過量處方藥物的原因,指出不一定是醫生出錯。個別病者在50多歲時已服用的藥物,在70多歲時仍然希望繼續服用下去,雖然明知面對更高的風險。 也有些長者為了睡得更好,寧可冒險也要求服用安眠藥或是抗憂鬱藥,但其實不少失眠問題,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加以緩解。 他指出,人愈老睡得愈少,其實很正常。可是卻有人錯誤以為,年紀愈大,便需要更多睡眠。部分安老院的入住者認為要在晚上8時便上牀睡覺。其實他們可以拋開限制,一直看電視或是打牌至深宵。 他指出,這些被過度配發給長者的藥物,長期服用,可能導致昏厥,也可能影響到服藥耆英的新陳代謝。 至於為什麼女耆英較男耆英更容易出現過度處方藥物的問題,他估計,主要原因是女性較男性更為長壽,因愈年長,愈容易出現不適當配藥的問題。只有華裔或是南亞裔的女性耆英被過度開藥的現象明顯較少。 加拿大醫療研究學院(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的科學主任坦嫩鮑姆(Cara Tannenbaum)也指出,女性對藥物的吸收異於男性。她相信,向女耆英灌輸有關安眠藥與其他藥物副作用的知識,可以讓她們對自己所服用藥物作出更明智的抉擇。 研究人員是根據美國老年醫學協會(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在2012年所頒發的準則來衡量藥物是否適當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