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4000人瀕露宿急需省府支援 報告﹕大溫擁70收容所 每周仍增5遊民
  • Date: Tuesday, February 28, 2017
  • Synopsis: 【明報專訊】溫哥華都會局(Metro Vancouver)昨日發布「行動小組」意見報告,指出該地區已有超過70個臨時收容所,並估計有4000人急需緊急住房支援,而且每周會增加5名無家可歸者。報告同時提出12項建議,呼籲省府撥款支援和減貧。
  • Article Text:
  • Article Text: 【明報專訊】溫哥華都會局(Metro Vancouver)昨日發布「行動小組」意見報告,指出該地區已有超過70個臨時收容所,並估計有4000人急需緊急住房支援,而且每周會增加5名無家可歸者。報告同時提出12項建議,呼籲省府撥款支援和減貧。 該報告指出,溫哥華都會各地區正面臨「無家可歸者危機」。從2011年開始,露宿街頭人數每年增長高達26%,大幅度高於2002年之後統計的9%。報告還稱,臨時收容所入住率高達97%,。 同時,大都會區域有6萬家庭的住房費用佔總收入一半以上,這也意味着更多人將面臨租房危機。報告還指出,每名無家可歸人士每年平均花費納稅人55,000元,其中住房費用支出要37,000元。 溫市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點名直指省長簡蕙芝2011年執政以來,露宿街頭人數大幅增長。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全省經濟增長則表現強勁,大大領先於全國其餘省份。現在省府的當務之急,是將更多的財政盈餘用作支援弱勢及低收入群體,推出減貧政策,希望現任省府及5月省選後的新執政者能夠將之當成首要任務。 楓樹嶺市長里德(Nicole Read)支持羅品信觀點,稱該報告揭露了省府在支援弱勢群體的政策上具有系統性的失敗。她強烈呼籲,省府能夠給予更多資金與資源支持,並與聯邦政府和各市級政府合作,對弱勢群體的利益給予更多關注。 該報告提出了12項建議措施,包括如何預防與服務無家可歸群體,幫助無家可歸人士尋求住所的辦法。報告還呼籲,除了提高社會住房供應量,各個市區及各級政府間應當緊密合作,比如為低收入者提高租房補貼,或給予慢性疾病患者治療支援。 羅品信代表該小組,呼籲卑詩省府在2017至2019年三年間每年建造1000間過渡性社會住房,緩解過去15年來逐年增加露宿街頭的人數。 房屋廳長高利民(Rich Coleman)昨日下午回應該報告,稱省府長期以來對可負擔性房屋提供大筆資金支持,包括建設新房和提供租房補貼。 他也同時強調,各級政府之間的緊密合作非常必要,市級政府可重新規劃出更高密度的住房,或推出更嚴格政策保護現有租房。聯邦政府也可用稅務優惠或低融資成本等促進可負擔性住房的建設。